
AMS热系统首席科学家程林教授从美国载誉归来
[本站讯]“七载勤勉立丰功,而今迈步创伟业。”5月22日晚,国际重大科学工程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简称AMS)热系统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林教授,作为AMS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现场见证了AMS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并成功安装的全过程后,与其团队成员代表辛公明副教授一起,从美国返回济南。程林教授和辛公明副教授是现场见证世界科技史这一伟大时刻的仅有的两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尹薇代表学校专程前往机场迎接程林教授一行,并代表山东大学师生将鲜花献给为学校在国际上赢得巨大声誉的程林教授。

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尹薇(左六)代表学校专程前往机场迎接程林教授(右六)一行

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尹薇(左)在机场贵宾厅与程林教授亲切交流
尹薇在祝贺程林教授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表示,程林教授及其团队作为举世瞩目的AMS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并受邀在现场见证了AMS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并成功安装的全过程,为山东大学赢得了国际声誉,此行意义重大。这表明山东大学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有能力、有实力参与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前沿、尖端的科学探索,并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程林教授及其团队参与AMS工程,拓展了科研视野,锻炼了学术团队,培养了后备人才,提升了学术水平,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程林教授及其团队历经七年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情充分体现了山大人的“三实”精神,同时他们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勇气,希望全体师生学习程林教授及其团队的精神,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坚定信心,为推动山东大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

作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现场见证AMS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这一伟大时刻的仅有的两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程林教授(左一)及其团队成员辛公明副教授(右二)在机场受到山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程林教授在简单回顾了参与AMS工程七年以来的主要经历及美国之行的收获后表示,感谢学校对热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这使团队成员备感温暖。所有的荣耀属于山东大学,属于参与这个重大工程的科研团队中付出辛勤汗水的每一个人。他本人为能参加并见证AMS这一伟大工程而感到幸运,正是AMS工程给科研团队提供了走进世界科技前沿的机会,为科研团队搭建了与各国各领域杰出专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增强了科研团队独立进行重大科技研究的自信心,团队七年来持之以恒的工作以及为此付出的所有努力因此是值得的。今后,团队将继续做好AMS工程的后续工作,并将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的支持和期盼。程林教授团队成员代表辛公明副教授表示,此次赴美全程见证AMS安装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兴奋。AMS的安装成功,标志着热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七年的辛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团队成员还要付出更大努力,在参与这一伟大科学工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党委组织部部长尹作升,能动学院院长田茂诚、党委书记潘国栋,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学术研究部、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一起到机场迎接程林教授。
山东大学于2004年加入AMS项目组,全面负责其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程林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AMS热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热能工程、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和先例可供借鉴。山东大学先后有30余位学者和博士研究生长期在欧洲核子中心工作。程林教授作为第一责任人,与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不同单位的30多位科学家一起,对AMS在各个季节的温度、运行方式以及空间站的方位做了全部的热模型和热模拟,提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散热元件,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散热以及温度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此外,还设计了AMS在国际空间站环境下运行的热系统。整体设计通过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严格评估与实验。随着AMS的升空,山东大学研究设计的AMS热系统也将成为国际空间站上中国制造的唯一大型组件。山东大学AMS团队在AMS项目所有参与机构中第一个完成任务,不仅得到了丁肇中教授和美国宇航局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访问的吴邦国、陈至立、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赞赏。

程林教授团队成员合影
此前,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已经与丁肇中教授就山东大学参加AMS项目的后续工作达成一致。AMS在国际空间站安装完成之后,将在全球建立三个数据中心,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个在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将继续承担AMS后续工作。三个全球范围AMS数据中心将同步接收AMS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海量数据。山东大学还将全面负责AMS热控制系统在空间复杂、苛刻工况下的在轨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服务等工作。 目前,山东大学AMS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等职能部门的重要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学校985工程建设平台的重点投入,完成了相关设备、软件的购置、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必要的准备工作,AMS中心试运行一切正常。在未来10年的时间,山东大学AMS中心将通过对国际空间传输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相关分析,实时监控AMS热控制系统工作状况随国际空间站轨道、运行状态、太阳照度、星体反射常数和地球温度变化的情况,从而保证AMS各探测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