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30日,山东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中心校区隆重举行。镰刀锤头组成的金灿灿的党徽高挂在十面红旗之间,映在在场党员们的眼眸中,投射出一片大红的底色和一抹收获的金黄。参加大会的党员们有的党龄已经长达几十年,有的则是刚刚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党员,无论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大家的脊梁同样笔挺,目光同样坚毅,表情同样庄严。大家用笑容和掌声为受到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献上最诚挚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
信仰之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国群说:“作为一名党员,自从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刹那开始,我们心里就有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数学学院2015级博士生李晓丽说:“5年前面向党旗庄严集体宣誓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依然在耳边回响,那一刻,庄严和神圣充满了我的心扉!”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如同一通通振聋发聩的擂鼓,使大家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奔涌,这就是永恒的信仰的力量。
今天,一个小小的报告厅,一小时的大会,其迸发的力量尚且如此。由此推想,如果山东大学15000多名党员,在各自生活、学习、科研、教学、服务中,都能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铭记对党的誓言,践行对党的承诺,“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必定指日可待。
95年前,嘉兴南湖上一叶红船,经历了千难万险、腥风血雨,船头那面信仰的旗帜不断被攻击,却从未被打倒。历尽风雨沧桑,红船越驶越远,路越驶越宽。由此推想,如果全中国8800万名党员,都能齐心协力汇聚在信仰的光辉旗帜下,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险、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以当仁不让的姿态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95年前南湖红船上的一个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意思是,凡事发端于毫末,开始时简单细小,结束时会变得纷繁巨大。这个人就是董必武,这句话被挂在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中。理想信念颠扑不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初只有几十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政党。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执行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需要每一名党员以身作则,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为此,现阶段正在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以往主要针对“关键少数”进行教育不同,这次学习教育,要使每一名党员都接受洗礼,集中众人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山东大学积极行动起来。学校48个基层党委、957个党支部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在我心中”教职工合唱比赛,抒发了山大人心中对党的无限崇敬与忠诚;歌剧《江姐》交响音乐会,唤起了人们心中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激情;观看红色影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纪念馆,激发党员的爱党爱国热情,拓宽学习教育平台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起信仰的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自觉保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觉践行党组织的要求,做合格党员。
使命之责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在讲话中回顾了党95年的奋斗历程。打开时间的闸门,历史的狂澜奔涌翻腾,那段多难而光荣的岁月仿佛激荡在眼前。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正是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刻。几十名共产党人小心地呵护着民族崛起的火种,四万万人民不顾生死、甘心相随。党用95年证明了,我们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浴血重生,开拓出一条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95年,火种散作漫天星辉,照亮了民族的天空。
一切道路都需要人来开拓,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使命达成的标志,是它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科学成果引领国家社会的发展。
山东大学自1901年成立以来,始终是时代的领航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山东大学都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为办学宗旨,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勇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体山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荷兰莱顿大学CWTS发布的2016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山大排在中国大陆高校的第9位;在U.S.News2016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榜单上,山东大学在中国高校中居第11位;根据上个月刚刚更新的数据,学校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到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8位。
为使办学水平紧跟时代发展,山东大学有着宏伟的规划:到建校120年时,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到建校150年时,伟大的“中国梦”实现时,学校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全面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
要完成这一光荣使命,需要全体山大人的共同努力,而党员是砥柱、是骨干、是最重要的中坚力量。山东大学有60%的教职工是中共党员,如何激发其潜力? 李守信书记指出,这样一个规模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先进意识,才能团结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向大家介绍了加强党建工作对于青岛校区建设的重要作用:“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取得建设成就的重要保障。”党支部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医学院药理学党支部书记王姿颖说:“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学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等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信仰忠于使命,使命呼唤信仰。九十五年风云激荡,涌现出无数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无数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条条单薄的手臂化作“钢筋铁骨”,托举起亿万国人共同的梦想。九十五年后,伟大的时代赋予共产党人崭新的使命,不需流血牺牲,但同样光荣伟大,同样需要从信仰中汲取力量。
山东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结束后,许多党员留在会场,争相与党徽合影留念。一个小小的举动,体现出的却是对党的热爱与忠诚。深沉的信仰像岩浆在地心聚集,将会迸发出推动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