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山东大学2011暑期学校自开学以来,从国内外交流、课程体系国际化、校园文化国际化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国际化特色,为推进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内外交流:走出去 请进来
走出去,增加海外经历。山东大学借助暑期学校这一平台大力推进与国外名校的交流合作,使越来越多的山大学子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海外名校的夏令营活动。据统计,今年暑假共有150余名同学参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国巴斯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短期暑期项目。学员们从中体味到异国文化的魅力,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同时,学员们怀着“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尽显山大学子的风采。
请进来,弘扬中华文化。7月2日,来自英国杜伦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日本神户大学、早稻田大学,法国雷恩一大,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等8所山大海外友好学校的12名学生来到山大,参加山东大学2011年国际暑期学校。在7月2日--29日的时间里,国际学生进行了汉语课程、中国文化专题系列讲座和当代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学习,同时,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文化考察,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本次国际暑期学校已是山大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暑期学校,活动旨在促进山东大学与友好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在中国学习、了解中国的机会,同时也在山大和海外友好学校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课程体系国际化:新高度 新理念
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精髓。2011年暑期学校尝试将国际教育的要求融入项目中,建设国际化信息平台,开展跨文化研究。
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较高的专业素养、较强的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今年,材料学院利用暑期开设多项全英语授课项目,提高学员的外语能力,为学员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土建学院邀请日本地震专家为学员讲授前沿防震知识,启发学员对防震建筑的思考,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素养;控制学院“智能车嵌入技术实践”、“单片机技术入门与系统设计实战”项目则提高了学员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了学员们的创新思维。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是建设国际化信息平台的第一步。“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项目举办视频讲座,连线西班牙等国的知名建筑专家,充分利用国际教学资源,带给学员不同的感受。此外,犹太教与犹太文化暑期学校推动山大跨文化研究的进程,真正做到课程关注地域、课程着眼世界。
校园文化国际化:宽视野 大胸怀
山东大学《国际化战略2015》中指出,要建设一个多肤色、多文化、中外师生相融合的校园。暑期英语夏令营的15位外籍教师与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欢乐的笑声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三位教授悉心引导中广核联培班的学员们,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山大学子与国际友人亲切交谈、热烈讨论的情景为暑期的校园增添了几分国际化色彩。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这里,求知的激情在燃烧,青春的梦想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