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山东大学2011年暑期学校即将结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山大2011年暑期学校继续秉承“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理念,在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立足科研,领跑科技前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以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为主题,邀请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南伊利诺州大学等海外高校环境学科的著名专家及山东省环保厅的相关负责人担任主讲教师,讲授饮用水深度处理、环境安全与健康、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知识,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鼓励学员在环境治理研究领域提出新看法与新思路。药学院暑期学校致力于搭建科研平台,充分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承担起科研创新任务。其中,“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凝胶制剂的研究”、“水飞蓟宾纳米乳的制备”、““高效甜味剂纽甜的化学成分研究”等多个项目均取得初步进展。
依托优势,注重学术创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犹太文化暑期学校,以“犹太人和犹太教(Jews and Judaism)”为主题,邀请以色列和美国的知名学者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中国社科院的著名学者讲授有关课程,加强了山大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密切合作,拓宽了研究视野。“数学建模名家讲坛”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和优秀学子参加。活动中,师生共同探讨数学建模的内涵和意义,在继承传统建模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学生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
突出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材料学院“先进材料的国际化趋势”项目尝试引入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全英文授课提升了学员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员的团队意识。山东大学与中广核人才“订单+联合”培养班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一方面,在暑期学校搭建的产学研平台上,学员的知识构成贴近社会要求,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培养班邀请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为学员授课,让学员在领略前沿核电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放眼世界。由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汽车模拟驾驶培训”项目为广大学子们搭建了一座实践平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员们的实践能力,使学员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开放办学,搭建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师生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使台湾同胞在山水之间体味齐鲁文化的底蕴,感受孔孟文化的魅力,为两岸学子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融,为推动两岸友好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