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8日至11日,第三届中美强子物理研讨会(Third Workshop on Hadron Physics in China and Opportunities in US)在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出席会议,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党委书记仝兴华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强子结构(Hadron Structure)与QCD、少体物理(Few-body Physics)、核介质的影响(Nuclear Medium Effects)、标准模型的低能量检验(Low energy tests of the Standard Model)等。研讨会共分为七个部分,近50个报告,来自中国原子能院的张焕乔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tanley Brodsky教授,美国杰斐逊实验室的Carlos Salgado教授和Robert McKeown教授,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季向东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Abhay Deshpande,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王新年教授等分别就库伦势垒下的重离子反应、QCD研究的最近进展、CLAS12中的强子谱项目、杰斐逊实验室的12 GeV科研项目、自旋和胶子对称、电子离子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和进展、部分子在核介质中的传播等做了大会报告。此外,会议期间专家们还对中美两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做了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外30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美国杜克大学、美国杰斐逊实验室等多所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承办;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教授、美国杜克大学高海燕教授以及美国杰斐逊实验室陈剑平研究员为联合主席。本次研讨会旨在交流第二届中美强子物理研讨会以来中美两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前两届研讨会分别由兰州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