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中科院院士胡海岩校友访问山大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26日 08:33 点击次数:


    [本站讯]校庆前夕,校友、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访问母校。9月25日,胡海岩院士在千佛山校区作了题为“哥廷根力学学派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胡海岩院士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20世纪初,德国哥廷根大学的Prandtl教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创立了哥廷根力学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Prandtl教授的学生von Kármán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传承和发展了该学派。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均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深受该学派影响。报告还介绍该学派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包括著名力学家、山大力学奠基人刘先志的工作,以及钱学森提出的技术科学思想。最后,胡海岩院士通过若干实例阐述技术科学思想对其本人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作用。报告突出了技术科学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衔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引起广大师生的浓厚兴趣。胡海岩院士还对人才培养、力学学科的发展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李术才主持报告会。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材料学院、土建学院师生400余人听取了报告。
    胡海岩,1956年生于上海。1982年和1985年分别在山东工业大学力学师资班和固体力学专业毕业并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讲师,1990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任教期间,1992—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1998年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2007年调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长期致力于动力学与控制的教学与研究,在时滞受控系统的稳定性与分叉、迟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碰撞振动系统分叉与控制、碳纳米管动力学等领域作出了同行公认的贡献。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  |  | 
 \ ]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武玉英 图/郭永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宜山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