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山东大学2011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于1月9日正式揭晓,王凤山、丛亚平、交响清唱剧《江姐》剧组、陈增敬、范玉苓、岩土工程团队、“挑战杯”团队、热科学团队、徐向艺、温儒敏(以姓氏笔画为序)等十位个人或团体当选。
王凤山,药学院院长、教授。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称号,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11, 10(5): 333-334,影响因子29.509分)上发表Innovative drug R&D in China,获得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1项。
丛亚平,外语学院教授。2011年5月11日在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上荣获国际俄语教学的最高荣誉“普希金奖章”。“普希金奖章”是由俄罗斯文化部、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设立的、国际俄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由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主席团负责评选。该奖项设立于1977年,主要颁发给世界各国对教学与研究俄语、俄罗斯文化包括俄罗斯文学、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俄语教学研究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每年全世界获奖者不超过10人。在该奖项设立的34年间,中国共有24名俄语专家学者获此殊荣。
交响清唱剧《江姐》剧组,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交响乐团、合唱团及主要演员共150人,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徐学敏任指挥,山东省著名话剧演员施节强任导演。为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建校110周年,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排演了经典红色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并在山东省高校进行了巡回演出,演出场次达20场之多,累计观众4万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汇聚70名交响乐队成员、80名合唱队成员和8名独唱演员的150人强大阵容,让《江姐》这一红色经典焕发着特有的激情,给观众带去视觉、听觉和心灵的全新震撼,以其高扬的理想主义精神与思想境界、极为精粹的艺术品质及其恢宏的气势征服了观众。
陈增敬,数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资本资产定价的研究,与合作者 Larry Epstein在国际三大经济刊物之一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是大陆学者第一次在该国际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该论文发展了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Lucas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对现代金融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已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经济和金融学者多次引用或推广。2011年荣获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次获奖的用英语书写的论文,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史上的一次创新;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Sargent在他的7篇论文和一本专著中多次提到陈增敬教授研究成果。
范玉苓,饮食管理服务中心餐饮一部教工餐厅保洁组组长。在与歹徒搏斗保卫群众财产中,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凭着果敢、机智,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新时代伙食员工的英勇无畏精神,诠释了伙食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她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高尚品质,大力弘扬正气,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伙食工作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受到师生员工们的关注,山大视点网站、济南时报等媒体相继宣传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2011年获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被授予济南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第三届全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岩土工程团队,以山东大学土建学院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术才为带头人,一直致力于隧道工程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理论及技术、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地下工程突水机理与灾害防治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承担国家973课题3项,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31项,省部级及大型工程项目100余项。2011年11月16日,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举行。
“挑战杯”团队,由来自全校7个学院的32名同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21名指导教师组成。2011年10月从来自全国523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一举捧得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优胜杯”,这是山东大学继2001年夺得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2006年、2010年先后在第五届、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金奖获奖作品总数、总成绩及获奖作品总数均居为全国高校首位的优异成绩之后,又一次在“挑战杯”竞赛——这一全国大学生唯一的综合性科技学术竞赛中创造佳绩,为学校110周岁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热科学团队,以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程林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是山东省首批优秀创新团队,曾荣记山东省集体一等功。团队在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阿尔法磁谱仪(AMS)中,全面负责热系统研究与设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宇航局等合作,历时7年,解决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带电磁铁太空运行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固定实验装置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2011年5月16日,AMS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使山东大学研究设计的AMS热系统成为国际空间站上重要的大型组件。热科学团队开始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在轨监测,使得山东大学热科学团队走在了国际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程林教授因在AMS项目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宇航局的特别嘉奖。
徐向艺,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长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主讲《管理学》、《工业经济管理》、《战略管理》、《现代管理专题》等课程。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管理学》主持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主编,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首席专家,“工商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被EMBA联合会授予“2011年度最具人格魅力奖”;出版《制度创新与企业成长研究》、《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2部专著,学术界给其高度评价。
温儒敏,山东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2011年9月1日来山东大学报到,正式加盟文学院,受聘就任山东大学一级教授,成为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学者。他为2009级开设的《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历任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等职。
“山东大学2011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山东大学新闻中心),负责评选活动的组织工作,邀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专家和师生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审议和评选。以参评人物在当年度校内外新闻媒体上公开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在当年度有重大成就,或新承担重大教学科研项目或其他重要工作;因业绩突出,当年度获国家及山东省重要表彰奖励,受到全校师生及社会广泛关注等为基本原则,确定了20名候选人(含个人和团体),从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4日进行了全校师生网上投票。组委会根据评委、网络等投票结果,综合评定出“山东大学2011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其他10位正式候选人获“山东大学2011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提名奖。
请点击:
山东大学2011年度“十大系列”评选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