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山东大学党委认真贯彻教育部党组和省委高校工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抓住当前学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成效和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深化思想认识,科学制定方案
学校党委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教育部党组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视频会和省委高校工委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活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方法步骤、工作任务和组织领导等做出安排,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活动的部署上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基层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本单位工作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启动了“调查摸底,分类定级”阶段工作。各基层党支部按照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基层组织工作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深入调查摸底,严格评定等级
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按照《方案》要求,对全校46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所属的950个党支部开展全面调查摸底,了解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建设工作中的情况及问题,并根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组织”标准,围绕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反映等7个方面内容,采取“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评定”三道程序,对基层党支部进行量化评价,分类定级。950个支部中,先进党支部590个,占62.1%,较好党支部341个,占35.9%,一般党支部14个,占1.5%,后进党支部5个,占0.5%。学校针对先进和较好党支部,确定了巩固提高措施,针对一般党支部,逐步规范争取步入先进行列,针对后进党支部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力争使每一个党组织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新的提高,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深入分析原因,促进整改提高
在做好分类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各基层党委组织、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认真总结和剖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细化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使转化有内容,提升有目标。同时,学校在着力查找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办法,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
通过调查摸底显示,近年来,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为契机,学校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基层党建制度体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中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通过采取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方案立项活动、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呈现出组织健全、覆盖面广,凝聚力、战斗力强,党员意识强,先锋作用发挥好的特点,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各基层党委积极探索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活动。如经济学院党委找准党支部建设工作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和学生成长,开展“名师讲人生”、“校友进班级”、“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历史学院党委与高青县共建党员教育和实践基地作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重要活动之一,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控制学院党委要求切实提高党员意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为群众服务。机关党委要求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联系基层工作。后勤党委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专业化水平,提高保障能力,保证和谐后勤建设。
根据支部自查来看,部分党支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够,活动经费不足,有的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明确建设重点,深入推进实施
在总结以往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分析当前的形势任务基础上,着力在以下六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好党支部建设。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党支部,各项工作落实在党支部。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任方式。建立校院两级支部书记培训机制,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举办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把十八大精神作为党务工作者培训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学习贯彻。抓支部工作亮点,积极挖掘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打造支部建设“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总结以往党员教育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学校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并继续做好新生党员、毕业生党员和新入党党员的教育活动。着力抓好在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定期分析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把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三是抓好联系基层制度建设。下发《关于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的通知》,按照“统筹兼顾、经常联系、便于指导”的原则,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党支部建立联系点;各学院党员领导干部以所属党委为单位,建立本单位基层支部工作联系点;学校机关党员领导干部面向基层师生党支部建立联系点,指导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四是开展“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动。以“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锻炼,增强素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讨论、实践”为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五是抓好保障机制建设。着力建立活动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设立山东大学基层组织活动专项经费,加大基层组织建设财力投入,充分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六是抓好党建阵地建设。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交流平台,发挥好山大先锋网、山大干训网、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和党建手机报等阵地作用,拓宽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