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30日至5月4日,中国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张海鹏与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中方执委陶文钊就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情况,在山东大学、济南市和山东省的相关地市进行了考察。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等就相关情况与张海鹏、陶文钊进行了交流。
张海鹏、陶文钊在山东大学期间,听取了有关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筹备情况的专题汇报,并与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路遥等进行了交流。陈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党委书记赵爱国、宗教所所长姜生等就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场地、筹备机构和宣传工作等进行了系统汇报。张海鹏、陶文钊通报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议题及执行局会议等相关信息。张海鹏表示,希望在2015年历史科学大会上增加一场“义和团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关系”的讨论。今年5月中旬,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将在瑞士举行一年一度的执委会会议,陶文钊将代表中国史学会汇报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情况。陶文钊表示,将建议下一届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会议选择在中国山东召开。
张海鹏、陶文钊还先后考察了济南、临沂、济宁等地。在济南,对山东大厦、舜耕山庄、南郊宾馆的会议接待情况及周边环境等进行了认真考察,对山东省博物馆、大明湖新区等新建文化场所等进行了细致调研;在临沂、济宁,先后对沂水纪王崮考古现场、王庄圣母山天主教大教堂、八路军山东纵队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孟庙、孟府等进行了考察。徐向红,临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相军,沂水县委书记刘贤军等陪同考察,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近百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乃至亚洲召开,不但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必将大大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对齐鲁文化,尤其是孔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有着极大而直接的推动作用,对进一步提升山东的文化强省品牌也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考察,也大力推动了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工作。张海鹏、陶文钊对近日广为世人瞩目的纪王崮春秋大墓的考古发掘给予了高度关注,认真听取了山东大学考古学家任相宏教授在考古现场的汇报。作为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名历史学家,张海鹏、陶文钊认为,山东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各国代表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