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郑达庸大使做客山大威海校区“大使讲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5月28日

  [本站讯]5月25日,中国前驻沙特、伊拉克、也门大使郑达庸做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大使讲坛”,在威海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中东形势和热点问题》的报告。
  报告中,郑达庸大使对阿拉伯国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回顾了自己在中东地区工作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指出阿拉伯世界形势的复杂性和中东地区外交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外交官需要用国际视角看中东。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外交经历从“中东的概念”、“阿拉伯之春”的热点问题以及自己对“阿拉伯之春” 的看法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中东形势与地区热点问题。谈到“中东的概念”时,郑达庸从地域、宗教、经济、政体以及历史五个角度,对中东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中东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与国别政治、复杂的部族与宗教争端而成为大国角逐的场所,政权与政体更换十分频繁。作为世界的“油池子”,中东地区又衍生出能源问题的激烈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纷争,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谈到“阿拉伯之春”时,郑达庸大使介绍了自己与外国元首接触的经历,并就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也门以及叙利亚的时政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这些地区有的部落纷争严峻,有的与外来族群势力冲突频繁,有的经济极度落后,导致政权更迭频繁。近年来卷入“阿拉伯之春”的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极端激进主义势力崛起,成为宗教信仰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政治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基地组织仍然活跃,“阿拉伯之春”潮流涌向海湾地区,且没有消退迹象。对于今后的局势发展,郑达庸大使从四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尽管去年从伊拉克撤军,但实际上并未放弃对中东的战略意图;巴沙尔与西方国家的对峙仍在继续;埃及和沙特的动向值得注意;能源问题仍是影响阿拉伯国家政权的重大问题。郑达庸大使表示,尽管目前中东局势变化极快且纷繁复杂,但是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秉承着“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鼓励中东地区有关国家积极寻求和平有效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在与阿拉伯国家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郑达庸大使强调,中东问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内部的稳定,中国的稳定就是稳定的中国。”郑达庸大使还就阿拉伯国家如何应对石油资源枯竭等相关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此外,郑达庸大使还盛赞了山东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优良学风,希望同学们以山大先贤为榜样,努力学习,有所成就。威海校区副校长赵玉璞主持报告会,全校5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郑达庸,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中东问题专家,曾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前驻沙特、伊拉克大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委员。

\ \ \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     作者:文/隋小文 刘柯曼 图/孙彦彬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