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研讨会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6月15日

  [本站讯]6月13至14日,“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意识”、“生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生态美学与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美学与身体美学”、“过程哲学与生态研究”、“生态文学的艺术性与生态批评的未来”六个议题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为后现代思想建设与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了思考。山东大学副校长、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陈炎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参与了学术讨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在学术讨论过程中,陈炎教授针对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后现代建筑风格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我们应该在建设以现代建筑为主体的大学校园的同时,适度引进古典建筑、尤其是后现代建筑的美学元素,并思考“二元对立”和“适度统一”的两种模式,使当代大学校园建设更能凸显其独特的文化特质。
  曾繁仁教授在致辞中谈到,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以来,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现实与学术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与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从2001年开始就将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作为科研重点之一,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三次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并出版多种成果,对于推动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次会议将对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并有力地促进生态美学及后现代思想的研究与中西学术交流。
  研讨会上,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教授在题为《生态危机:中国能否拯救人类文明》的发言中概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日渐严峻的生态危机,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同时,格里芬教授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学术机构、新闻媒体被金钱和大公司控制的丑恶本质,并希望中国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的理念的启示下,对挽救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会议以“生态平等、学术至上”为原则,与会学者无论长幼、学术声望大小,全部参与了大会发言。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中心、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及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八个国家与地区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 \


【供稿单位: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作者:曹成竹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