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七月将尽,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学校也落下帷幕。暑期学校作为山东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品牌,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大视野”的办学原则,展现了山大与时俱进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为“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百年学府更添异彩。
夯实基础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山东大学素来重视手脑并用、知行结合,同时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操作能力。7月初,暑期学校各色技能培训和开放实验项目陆续展开,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
趵突泉校区药学院结合医学优势背景,紧跟相关领域研究前沿,开设各种创新实验,其中“药物/表面活性剂离子对组体的性质研究及应用”和“流感病毒非经典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凭其临床用药优势,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参观学习。中心校区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申报多项技能培训,从基础技能入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更高层次的生物实验奠定了基础。千佛山校区进行的“激光熔覆层制备及微观组织分析”技能培训,旨在制备出复合一定性能要求的激光熔覆层,并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电子设计竞赛培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比赛做好准备。工程训练中心的各工科学院也在进行着多项技能培训。
宽口径教学 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衔接
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山东大学着重发展优势学科,开设经济、管理、化学、信息等多个学生喜爱专业的双学位/辅修班课程,逐步实现“培养中国最优秀本科生”的办学目标,为人才培育和社会需求的衔接提供保障。
今年,管理学院增设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等多项课程,以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要求、适应社会需要。经济学院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和数学学院的多项课程一直是学生们的首选。双学位教学追求模式创新,注重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贴近实际 享受生活之美
实用性是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的重要特色。暑期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旨在传授生活技能,引导学生享受生活之美。
体育学院开设的多项球类、舞蹈类技能培训,磨练了学生们的体魄和意志,更为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球场上,学子们汗流浃背、团结协作、意气风发;室内另有一番景象,同学正伴着轻柔曼妙的音乐体验着国标舞的优雅。音乐房中,琴音缭绕、吐纳归息,和着檐外清风,更是一番美景。瑜伽课上,袅袅琴音使心凝形释、冥合于万化。此外,“环境健康威胁与自我防护”、“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投资科学与艺术”、“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等精品项目也极具实用价值,增长了学生们的见闻。
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 开拓学子视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增强开放交流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和利用国内外资源,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合作,为学子们搭建了开放视野的国内外交流平台。
山大主办“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师生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两岸师生一同探溯齐鲁文化渊源、寻访泉城济南魅力、领略巍峨岱宗风姿、欣赏中华精湛曲艺。公共卫生学院为英国杜兰大学本科学生开设专题课程,中英两国学子同台竞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功能薄膜与涂层材料”项目,美国密苏里大学纳米与生物医学材料实验室负责人终身教授李浩参与项目并采用中英双语丰富教学模式。“第三届国际英语口语强化夏令营”中,山东大学邀请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九位外籍教师与山大优秀英语教师同台执教,打造浸泡式学习模式,通过短期密集的强化英语学习和实践练习快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崇尚学术立校 精彩讲座先行
暑期伊始,多种高端学术讲座汇聚山大暑期学校,为学子们迎八方之见、集百家之言、长千般之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国群主讲“材料科学发展前沿系列讲座”,让同学们体会了专家魅力、了解了学术前沿。刘传勇教授在“齐鲁山大百年历程”讲座现场,讲述了齐鲁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辐射防护基础”、“体育美与欣赏”、“生活中的萃智”等学术讲座则贴近实际,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知识。山东大学还邀请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为山大学子送上了场场学术盛宴。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王任小作了“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科研论文写作”系列专题讲座,南开大学宋华琳教授作了“中国药事法规概论”讲座。讲座内容紧贴社会热点,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