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3至25日,由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2届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CAWE 2012”(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Aided Welding Engineering)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潘际銮教授,国际焊接学会执委会成员、日本大阪大学Nishimoto教授,国际焊接学会XII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Norrish教授等210余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CAWE2012大会主席、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武传松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麟书研究员致辞。大会报告单元,国际著名刊物STWJ主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DebRoy教授,国际焊接学会XII专业委员会主席、日本焊接学会理事长、大阪大学Hirata教授,潘际銮院士和国际焊接学会SC-AUTO专门委员会主席、德国联邦材料试验研究院Rethmeier教授分别作了题为“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heat transfer models in welding”、“Energy industry and welding”、“Welding simulation for industrial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Numerical predi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3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gas shielded arc plasma”的报告。随后,大会分3个会场安排了18个并行单元。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有著名专家先作特邀报告,再进行论文宣读和讨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印度、台湾的14位海内外著名焊接专家和4位国内著名焊接学者,就焊接工艺过程模拟、传感检测与控制、焊接冶金与新材料连接、残余应力与变形、搅拌摩擦焊、激光焊与激光-电弧复合焊等前沿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除了75份口头报告,大会还安排了45份展报。为了鼓励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大会学术委员会从其交流的论文中评选出了优秀论文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闭幕式上,潘际銮院士和国外著名学者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牌。大会进行过程中,各国专家学者在介绍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进一步研讨了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这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山东大学的对外学术交流、扩大山东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紧张的学术活动之余,大会组织了“济南之夜-招待会”和宴会,席间安排了具有民族和山东地方特色的精彩歌舞表演。本次会议为焊接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技术交流和研讨论坛。美国、德国、日本的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的标志性特色是相关领域国际著名学者一起相聚济南,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水平高、内容新、信息量大,是近4年内国际上在焊接信息化领域最成功的一次学术会议。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在计算机辅助焊接领域的研究,处在当前信息时代焊接科学技术的前沿,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2006年10月成功举办了“第1届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CAWE200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大学等的资助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又隆重举办了“第2届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CAWE2012”,目的在于交流、研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绿色、节能、高效、优质”高端焊接工艺与装备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这对于进一步促进焊接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