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0日上午,作为山东大学111周年校庆活动之一,我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事业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孙鸿泉教授铜像揭幕仪式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在仪式上致辞,并代表学校为校友代表、原上海医科大学邹明舜教授颁发了捐赠证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右)代表学校为校友代表、原上海医科大学邹明舜教授颁发捐赠证书
张运代表山东大学对捐赠铜像的53级耳鼻咽喉班全体校友感恩母校、铭记恩师的捐赠义举表示赞赏和感谢。他缅怀了孙鸿泉教授执着追求、献身医学、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辉煌人生,高度评价了孙鸿泉教授为我国医学事业和山大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说,孙鸿泉教授铜像落成揭幕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追思和怀念,必将对学校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启迪与鞭策的积极作用。孙鸿泉教授所秉承的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必将薪火相传,激励全体医学生继续发扬光大“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优良医学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锐意拼搏、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齐鲁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李新钢(左上),齐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潘新良(右上),孙鸿泉教授的学生邹明舜教授(左下),孙鸿泉教授之子、原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部主任孙靖中(右下)分别发言
齐鲁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李新钢在发言中对这位治学严谨、力争创新的医学界泰斗、耳鼻喉科事业的奠基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他说,让孙鸿泉教授的铜像矗立在校园中,是一所大学坚守人文理想、传承历史文化的体现,是医学学人精神代际传承的见证。继承孙鸿泉教授的精神,发展他开创的事业,必将鼓舞医学学科开创新的篇章。齐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潘新良在发言中追忆了孙鸿泉教授为医学事业做出的卓越功勋,盛赞了先生为医者之楷模、为师者之典范的光辉事迹。他希望同仁精诚,学人努力,攀登耳鼻喉事业的更高峰。孙鸿泉教授的学生、年近八旬的邹明舜教授代表原山东医学院53级全国首批耳鼻咽喉大学本科专业班校友发言,表达了对教授深深的追思、怀念和感恩之情。孙鸿泉教授之子、原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部主任孙靖中在发言中表示,先父的铜像,与李时珍、白求恩的塑像一同驻守在静谧的趵突泉校区校园里,是对其毕生事业最高的赞誉,自己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将与大家一道为医学发展奉献终生。

仪式现场,张运与李新钢共同为孙鸿泉教授铜像揭幕。所有在场人员面对铜像鞠躬致敬,表达对孙鸿泉教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孙鸿泉教授的亲友,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孙鸿泉教授的53级全国首批耳鼻咽喉大学本科专业班学生以及学院部分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揭幕仪式。仪式由医学院党委书记陈鑫主持。
孙鸿泉(1910.9-1979.12),男,山东省博兴人,1938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加拿大多伦多医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事业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一级教授。40年代在国内首创“内耳开窗术”帮助患者恢复听力和“全喉切除术”并术后食道发音。5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多种疑难复杂手术。1958年个人主编的专著《耳鼻咽喉科学手术学》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该专业重要参考书。1951年受卫生部委托为全国29个省市培养高级耳鼻喉科尖端人才,1953年开设全国首批耳鼻咽喉大学本科专业班,为国内的耳鼻喉科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人才基础,1956年、1960年两次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