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在贯彻人才强校战略的实践中,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以培养和延揽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受到学校表彰。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机械学院院长李剑峰。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谈到近年来在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李剑峰首先强调了领导班子在这一问题上的统一认识。“学校领导对人才队伍建设高瞻远瞩,院里多次开会深入理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认识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我们的想法是不为个人利益所驱使,不为某些小的科研团队利益所驱使,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判断。”“为了学院、为了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树立宽广的胸怀,具备爱才之心,树立爱才之情,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物色方面,不为过去的习惯做法和条条框框所束缚,也不为暂时的困难所退却。”
大力宣传,广泛撒网。“充分利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要求外出交流的老师,必须带着任务去物色人。”“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学校的政策,宣传我们对人才的渴求和渴望,同时也宣传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班子成员之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引进的人才对此非常关注。”通过这些渠道,物色到好苗子,广泛撒网。然后根据学科布局、研究领域、师资队伍状况确定人选。“考虑他在哪个领域能开创一番事业,重点引进世界高端人才”。对于“高端人才”的标准,李剑峰说,就是能达到或不低于“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标准的。即使现有方向上人才比较齐备的专业,也没有堵死这条路,力争引进高端人才做学术领军人物。此外是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等。李剑峰还特别强调一点,“只要优秀,不讲门第;只要优秀,来者不拒”。
制定措施及鼓励办法。有意识地为优秀人才搭建成长的舞台和条件,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学院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通过提供科研用房、投入相应资金、配备学术梯队、调拨博士生和博士后名额等多种方式,对于优秀拔尖人才给予扶植和帮助。积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作,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生活住宅,设法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从感情上、细节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素质。李剑峰谈到,除了引进人才,学院也非常重视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学院曾多次在全院大会上与教师们一起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状况,引导大家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自己不能放弃自己,学院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看看最近三年我们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人占多少?看看哈工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同类学科的学校,他们的人才是怎样成长的,他们现有人才的平均水平是什么样子?”“看看在承担重大国家科研项目、申报国家基金、特别是青年基金方面,我们的命中率有多高?国家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我们有多少?问题在哪里?”尖锐、深刻的分析,使他们“从申请项目中看出危机感,看出我们的研究方向新东西偏少,创新能力、意识不够,后备人才队伍不足。”针对不足,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比如支持教师读学位、出国进修、与国外联合培养等等,创造各种机会,尽快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李剑峰举例介绍了学院人才引进的具体情况。此外,学院还用好、用活政府和学校的人才政策,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搭建不同类型的平台,不拘一格引进杰出人才。比如美国伍斯特工学院教授融亦鸣博士。学院虽没能全职引进这位清华校友,但他受聘山大“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已与机械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并在策划重大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学院在队伍建设上采取的多方面举措已见成效,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不断增加,教师学缘结构等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等等。
李剑峰最后说,加快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守株待兔很难,一定要付出热情和心血!”
相关链接:
山大人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系列访谈之一
山大人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系列访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