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11月19日
[本站讯]11月18日上午,齐鲁大讲坛第51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许耀桐教授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政治建设部分主要内容和多年的研究心得,作了题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报告。 许耀桐教授的报告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阶段和成果;政治体制存在的若干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他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经了提出计划、具体部署、在曲折中前进、提出突破重点取得新发展等四个阶段,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总结成就的同时,他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分析了中国政治体制中存在问题。 针对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务,许耀桐教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转型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处于由“浅水区”到“深水区”的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转变改革思路,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继续实行积极稳妥的方针。许耀桐教授强调,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解决权力的来源、权力的配置和权力的制约这三大问题;一定要坚持积极、稳妥、有效三大原则。他坚信通过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一定会取得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果。 在互动阶段,听众积极提问,许耀桐教授就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之关系、当前的公务员热等问题作了解答。当谈及如何在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之间做出权衡之时,许耀桐教授认为,改革首先要从国情出发,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总体上渐进,而对于某些焦点问题,要抓住瓶颈激进而为,通过这样达到一个平衡,继续积极稳妥推行政治体制改革。面对当前的“国考热”,许耀桐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告诫大学生,要考虑自身条件,不必盲目报考公务员。许耀桐教授的解答赢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崔晓燕在听完报告后表示,许耀桐教授以自己深刻的学术研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令人深受启发,有助于我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管理学院学生李正航表示,他从报告中感受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重道远,理解了“积极稳妥”方针的意义。讲座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主持。省社联,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师生员工,齐鲁大讲坛会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讲座。 许耀桐,福建福州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科技部发展战略咨询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湖北省中青年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府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学术研究范围集中在政治学原理和方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出版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与实践》、《新世界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分析》、《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战略》、《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西方政治学史》、《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学》(教材)等20余部书稿;发表论文270余篇。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王小梅 徐易 图/王洋 责任编辑: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