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一棹东风·使命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1月21日

  [本站讯]1月20日晚,山东大学二届四次教代会主席团会议在中心校区知新楼校董厅举行,24个代表团团长交流分组讨论情况,反映代表意见;21日上午,教代会闭幕式前,5位教授作大会发言,就教师的人文特质、校园环境建设、大材料学科建设、工科发展特色、医科发展、校区学科布局、空间科学发展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教职工最关注的,就是代表们最关心的。教代会前,筹备组已就会议有关内容通过电话、邮箱、短信平台等方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共收到138件代表性强、能充分反映教职工期待的提案。20日晚7点,主席团成员们如约而至。此刻窗外风雪漫天,校董厅内,暖色灯光映衬着春风般和煦的笑脸。“老师们提到”、“这位老师让我一定要把情况反映给校领导”、“我们团的代表们普遍反映”……成为团长们挂在嘴边的话;“要允许更多批评的声音存在”是代表们达成的共识。
  “天大的事”被提出来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广大教职工关注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标准是什么?”有代表建议学校进一步明确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特别是各学科走向世界一流的标准。还有代表提出在重视世界一流的同时也要重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应用学科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当中作贡献。文科院系则能够建立起对于人文社科学科的指标评价体系。十九团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他们渴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文化水平。
  “地大的事”备受关注。大家对青岛校区建设充满期待,“哪些学院搬去青岛”、“青岛校区建设的资金筹措是否会影响学校现有学科的发展”等问题被多次提出。有代表说,学校应该及早明确青岛校区的学科定位,明确各学科在三地各校区的布局,希望学校尽快出台搬迁规划,使学院、教师及其家属能够早作准备,有教师调侃道:“年轻老师如果过去的话可以考虑在青岛找对象,就不在济南找了。”这位代表更实在:“青岛校区要先把住的问题解决。”代表们纷纷表示,希望在山东大学系统的逐渐成型和完善中,学校整体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代表们关注的,还有民生工程,“统筹财务资源,提高教职工待遇”、“医学院学生宿舍奇缺,现在大一学生到软件园上课,老师和学生疲于奔命”;还有人才队伍建设,“要让全世界更多的杰出人才来山大,让本校培养的优秀人才留山大,让曾经出去的优秀人才回山大”、“希望学校在关注‘明星教师’的同时,也能关注普通教师”;还有本科教学,“坚持以本为本,更多的关注本科教育、关注基础教育,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固本强基”;还有学院空间划分,“建议学校能够解决机械学院目前空间分散和空间不足的问题”;还有代表提出优化学缘结构,“让山东大学不仅仅是山东的山东大学,更要成为中国的山东大学,成为世界的山东大学”。
  此次教代会,尽管增加了教师代表发言及校长回应讲话环节,代表团讨论及主席团会议也增加了内容,但会期没有增加。会场简单,会议上承载的内容却更丰富;没有标语,代表们心中的主题却更鲜明。讨论中,既有充分的肯定,也有理性的批评;既有合理化的建议,也有未成形的构想。不同的表述都出自于相同的拳拳之心,正因为这深深的情感纽带,大家与山大命运攸关,血肉相连。学校成绩斐然,大家信心百倍;发现问题差距,大家直言不讳;对于学校未来,大家满怀激情,相约携手共进。众多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和感情,汇成汩汩热流,为隆隆寒冬带来融融春意。
  虽然没有挂上代表证,记者却通过旁听深刻认识到“教代会”三个字的分量,感受到代表肩负的责任。所有教代会代表,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干部,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杰出学者,都是山大的主人,都有一颗赤诚的山大心。“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山大的使命,就是所有山大人的使命。
  使命,是身为代表的光荣;激情,来自对新征程的期待。满怀豪情与愿景,代表们步履坚实;寄托希冀和憧憬,代表们重任在肩。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在这样一个孕育希望和美好的冬季,我们大步向前,走向春天!
  相关链接:二届四次教代会系列报道:一棹东风·期待
       二届四次教代会系列报道:一棹东风·开幕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谢婷婷 刘梦冬    责任编辑: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