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2012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刘大钧、杨杰、周向军、学生法学社、复杂工业系统节能与先进控制团队、秦建武、曹廷求、“蓝袍大使”学生团队、路遥、戴瑛(以姓氏笔画为序)等十位个人或团体当选。
刘大钧,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周易研究》创办人、主编。长期致力于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为传统易学研究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杨杰,齐鲁医院援疆干部。2010年接受中组部和医院的委派执行援疆任务,2012年获“新疆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作为中宣部指定的重点报道对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同步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
周向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2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获山东大学重大学术荣誉奖;10月获第二届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著作一等奖;11月入选山东省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1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
学生法学社,法学院学生社团。秉承“宣传法制、弘扬正义、服务同学、实践社会”的宗旨,通过组织法艺博览、学术沙龙、法庭旁听、普法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法学教育改革,服务社会。先后获得“全国十佳社团”、“山东大学十大精品社团”等诸多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首届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亚军、第十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冠军。
复杂工业系统节能与先进控制团队,控制学院学术团队。该团队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承慧为团队带头人,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焕水、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王玉振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气传动和逆变焊接装备等复杂工业系统节能与先进控制开展研究。2012年度,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考核被评为优秀,新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6项,张承慧教授当选为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
秦建武,信息学院2009级本科生。2007年考入山东大学,一年后应征入伍,两年内三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服役期满后重返山东大学继续学业,被选拔为国防生,再次入伍,并承担起新生军训教官任务。2012年获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其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曹廷求,经济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银行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公司治理、银行治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倡导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研究》课题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蓝袍大使”学生团队,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团体。现有成员62人,2012年接待来访者2000余人次,接访对象包括前驻外使节、中外交流师生、中小学生以及留守儿童,将青春向上的大学生活呈现给来访者,弘扬志愿精神,传播校园文明,展现青春风采。2012年获评山东省“雷锋号”先进集体;山东大学(威海)2012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路遥,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中将田野调查和文献钩沉相结合,奠定了山东大学作为国内外义和团研究“第一重镇”的学术地位。2012年,他主持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基础项目《义和团运动文献资料汇编》(5卷8册,550余万字)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7卷,300余万字),同时出版完成,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戴瑛,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指导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的研究生多人次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领导的课题组在二维材料性质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 杂志。
“山东大学2012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山东大学新闻中心),负责评选活动的组织工作,邀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专家和师生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审议和评选。以参评人物在当年度校内外新闻媒体上公开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在当年度有重大成就,或新承担重大教学科研项目或其他重要工作;因业绩突出,当年度获国家及山东省重要表彰奖励,受到全校师生及社会广泛关注等为基本原则,确定了20名候选人(含个人和团体)并进行了网上投票。组委会根据评委、网络等投票结果,综合评定出“山东大学2012年度十大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