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爱在无私奉献间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4月08日

 

\
  [本站讯]范爱平,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电子新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教授。
  提起范爱平,无论同事还是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她的严谨认真、热情诚恳、待人随和。如今,这位深受学生爱戴、同事尊敬的好老师,却因为无情的疾病打击,只能带着深深的遗憾,暂别一方杏园……

 倾心教学 三尺讲坛上的教学名师

  “腊九数寒,酷暑三九,农者不耕,渔者辍行,唯师者独耐寒暑,笔耕不倦。”这是范爱平教授倾心讲坛的真实写照。自原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范爱平便留在电子新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她说:“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授课,这是我的天职。”从教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奔波在教学第一线。
  “做事情要认真!”这是范爱平反复叮咛学生的话,也是她自身一直恪守的准则。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但每次上课前,她仍一丝不苟地认真备课,推敲教学方案,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即使教过多年的本科电子技术基础课,每次课前她也至少要花费几个小时重看和修改教案,反复提炼,力求通俗易懂。正如她所说:“教学是个良心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问心无愧。”
  范爱平的家离学校有一定距离。每次赴兴隆山校区上课,她都是早早到学校等班车,从教这么多年她上课从不迟到。虽然已50多岁,但她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坚持用PPT授课,对于课件也是精益求精。有次课上,她问学生:“有没有同学精通PPT课件制作?如果有的话,下课我向你学习,把课件做好。”就是这样,她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了教学中。
  在控制学院,范爱平课讲得好是出了名的。对她来说,讲课从来都不是一件乏味的事,“我喜欢讲课,讲课是一种享受。”,“和学生在一起,永远年轻”。她认为,讲课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一门艺术。范爱平一直讲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上课时,她总是脸上挂着微笑,用精妙的语言将枯燥的电子技术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概念阐释得通俗易懂。爱好读书、文学功底好的她,还总能时不时给学生传授些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正因为如此,学生基本不会翘她的课,甚至还有其他院系的学生专门跑来旁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范爱平于2003年获得山东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称号。

教研相长 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头人

  范爱平一直潜心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时时关注着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及时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这也造就了她独特的讲授风格。她主讲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第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她与周常森教授合作编写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她主编的《电子电路实验与虚拟技术》均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山东大学百部优秀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也是范爱平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她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每学期都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反馈调查,听取学生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此外,她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电子教案与黑板板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她不主张机械的“投影”教学方式,而是根据问题进展,分层次逐步完善电路结构,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范爱平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除了研制出课堂教学使用的电子教案、动画、演示程序和图表外,还研制开发了网上教学平台——《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网站》,从而拓展、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
  范爱平还时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她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学校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对他们悉心指导,多位教师获评学校、学院的教学能手。她还指导他们备好课、讲好课,带领他们教学研究,参加实验教材和辅助教材的编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青年教师。
  多年来,范爱平发表了30多篇教学研究文章,并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励,1997年教研课题《引入CAI全面提高电子技术课教学质量》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获原山东工业大学教学拔尖人才称号并享受校内特殊津贴,2001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此外,她还主持《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山大名牌课程建设——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代化模块化教学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大面积多层次开展CAI》、《构建现代多媒体、网络化、立体化教学体系》等多项省部级教学项目。

教书育人 爱生如子的班主任

  “经师易得,人师难得。”范爱平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得范爱平不仅爱学生,还深切懂得怎样去爱。她常说:“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不仅要无私地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他们懂得感恩。”作为控制学院2003级生物医学工程班的班主任,她为同学们组织“关于考研与工作”的主题经验交流会,邀请本专业成功保研、考研和找工作的学生为处在大二学生作报告。生动的演讲,让同学们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据学生回忆,范爱平带领全班同学向高年级学生发问,“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学习”……她就像一位家长,生怕孩子漏掉还不清楚的问题,那份真诚的关心令同学们感动不已。对于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范爱平与他们交流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她班里曾有一位留级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范爱平特别关心这位同学,多次到他租住处家访,找他谈心交流。现在,这位学生的性格已有所好转,学习进步较快,家长对此非常感激。范爱平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曾把他们带到家里聚会,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做饭,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每逢节假日,同学们都会向范爱平送来祝福,有条件的同学则会去她家里看望。
  得知范爱平生病后,学生们纷纷赶赴医院探望。学生李远洋联系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为范爱平成功做了胃镜下造瘘手术;在飞利浦工作的学生也帮忙联系飞利浦的家用呼吸机,帮助解决了范爱平的进食和呼吸问题。大家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忙,只为老师能尽快好起来。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也不同。但我们都可以一样去热爱生活,都可以通过努力去创造自我,超越自我。我们向往崇高,但我们也甘于平凡,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范爱平常用这样的话语激励学生。她以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教会学生们如何工作,用正直无私、热情诚恳的品格教导学生们怎样做人。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好书记

  同事们评价范爱平是“老大姐、主心骨”。作为电子新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全所老师积极进取,带头钻研教学方法,使研究所由原来对科研没信心到全所组织编写出版了多部教材、开发了多个教学网站。她采取灵活多样、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支部成员都乐于参加。每次支部外出考察,她都统筹兼顾,事事亲力亲为。她积极开展支部的离退休工作,坚持定期联系、重点走访和探望。范爱平所在的支部多次获得学校支部立项资助,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2011年秋天,范爱平开始有发病症状,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只是上肢无力、说话不清。这种情况下,她仍坚持为学生上好每堂课,认真履行着教学督导员的职责,做好支部书记工作,参加院里的教师学习和集体活动。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她上课写板书开始变得困难,课程进度明显放慢,甚至开始出现幻觉。据学院老师回忆,一次范爱平上午1、2节在兴隆山校区有实验课,结果凌晨4点她就起床了,直接打车去了兴隆山校区,车走到南外环才从司机师傅那里知道并不是自己以为的“7点钟”。
  2012年初,范爱平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手也拿不住东西,不得已去医院检查,最终多家医院确诊她患上了“神经性运动源损伤”——也就是科学家霍金所得的病。这时的她还是想登上讲台,虽然身体已不再允许。范爱平目前病情依然十分严重,吞咽功能已经丧失,不能自主进食,身体非常虚弱,更为不幸的是她呼吸有些困难,大脑意识不太清晰,不能讲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范爱平将自己三四十年的时光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每一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次家访,每一次课程设计,她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几十年的朝夕相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研讨,每一次外出,每一次聚会,她留给同事的不单单是经验,还有化不开的同事情谊。
  范爱平住院以来,我们听到了太多祝福和期盼的声音,“希望敬爱的范老师早日康复!”,“范教授要早日摆脱病魔困扰!”,“范老师我们是您的坚强后盾!”“范大姐,快点好起来吧!”……愿这些声音为范爱平减轻些痛楚,增添些力量,愿她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相关链接: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牛军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冯维明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刘新泳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张权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陈言俊
 


【供稿单位:人事部 控制学院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魏爱荣 姚富安 高宁 万鹏 王烨炜 王淋淋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