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严谨治学益求精 立德树人待以心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4月12日

   \
  [本站讯]戴瑛,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长期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近年来致力于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及其相关性质和应用的科学研究;常年讲授量子化学导论、群论、李群与李代数、电子结构理论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并在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勤奋科研 精益求精

  戴瑛领导的课题组主要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固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开展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及其相关性质和应用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在半导体的光电性质、光催化性质、半导体d0磁性及拓扑绝缘体性质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并在《ACS Nano》、《Appl.Phys.Lett.》、《Phys.Rev.B》、《Phys.Rev.Lett.》、《Angew. Chem. Int. Ed.》、《J.Am.Chem.Soc.》、《Chem.Mater.》等多种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或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论文SCI他引频次2000余次,近十年ESI高被引论文7篇,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发表的多篇研究论文被《Nature Nanotechnology》、《Angew. Chem. Int. Ed》学术期刊及Wiley等出版社选为 “Research Highlights”(“研究亮点”)、“Hot Paper”(“热点论文”)等。其中发表于《ACS Nano》的研究论文被《Nature Nanotechnology》选为“Research Highlights”作了专门报道,并被评价为“为纳米自旋电子器件可控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实验探索此类新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戴瑛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作大会和邀请报告;多次受邀到国内部分大学和研究单位进行访问并作学术交流报告,并且担任《ACS Nano》、《J.Am.Chem.Soc.》、《Appl.Phys.Lett.》、《J.Phys.Chem.》、《Adv.Mat.》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人;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 “973”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等项目10余项,其中数项已圆满结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她还是“新型自旋电子器件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员,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
  由于戴瑛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半导体光电性质、半导体d0磁性及拓扑绝缘体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她于2012年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也是她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结果。作为物理学院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学术带头人,她一边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一边仍然非常注重学习新知识和关注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她深知,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就、培养一流的学生,自身必须有过硬的科研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和理论。她常说:“知识是无限的且不断更新的,而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因此要不断的学习自己才不会落后,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也正是在她这种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带领之下,她所领导的课题组才顺利地开展了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及性质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且和功能材料,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广泛合作,结合理论实验提升了科研水平。在其多年的努力与坚持之下,戴瑛带领的课题组取得了卓越成绩,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与认可。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

  戴瑛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这些年来承担了量子化学导论、群论、李群与李代数、电子结构理论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深受学生爱戴。她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硕果累累。自2000年以来,戴瑛指导的研究生达20余人,其中多人次获 “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二等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大学五四青年奖”、“山东省优秀学生”及其他研究生奖励和荣誉。在她培养出的多名优秀研究生中,博士研究生杨可松的博士毕业论文《掺杂二氧化钛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获得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此外,多名从戴瑛课题组内走出来的研究生获得了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学习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机会。对戴瑛而言,学生的成绩就是对她多年对教育工作无私奉献的最好肯定。
  戴瑛以严谨的治学风格、对研究生悉心的关照及显著的教学成果,被评为2012年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学术造诣、教学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负责,这些是她多年教育生涯的根本,她以此为基础在研究生培养中探索创新,摸索了一条基础素质综合培养与学生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方法。戴瑛治学态度严谨、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积极主动开展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教育,严格审核和把关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将学术规范四个字牢牢印在学生心中。
  在学术上悉心指导之余,戴瑛还关心学生的各方面成长,注重与他们沟通联系,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及就业中遇到的困难。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深受学生爱戴的原因。

 
敬业为公 巾帼风采

  作为一名党员,戴瑛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默默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时刻不忘用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认真、勤奋负责、乐于奉献,不断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突显了一名优秀教师党员的表率作用,在2011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党员。

  在校工会、校妇委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山东大学十大女杰”评选活动中,戴瑛以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的进取心、突出的敬业爱岗精神、不懈的努力进取、卓越的科研教学成绩,入选了第二届“山东大学十大女杰”。此外,她还两次被评为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
  戴瑛认为,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内涵。相信她未来依然会以高效科学的方法不断地研究进取、以和善宽容的态度亲切地指导学生、以坚韧顽强的性格面对困难、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每一天与每一次挑战。

相关链接: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刘大钧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杨杰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法学社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周向军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复杂工业系统节能与先进控制团队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秦建武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曹廷求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校园蓝袍大使”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路遥


【供稿单位:物理学院     作者:丁博    责任编辑: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