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徐晓冰,山东大学学校办公室信访办主任。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他始终热爱信访工作,把信访事业作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展示舞台,把师生员工的呼声和愿望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三校合并后带来的大量纷繁复杂的信访事项,早到晚走超强度地工作,努力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他不贪图名利地位与物质享受,凭着为学校分忧、为师生员工解难的一颗诚心,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理服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信访人的认可和尊敬,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心怀宽广化解信访积怨
徐晓冰初到信访岗位,就面临着新山东大学成立以后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在此期间老问题不断浮出、新问题不断产生,如宿舍区管理、赴法研修生档案等许多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作为信访人员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国家、学校政策法规熟练运用的能力。因此,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掌握政策法规、拓宽知识面就成为他面前的头等大事。面对繁忙的工作他坚持以干促学和以学促干,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教师法》、《劳动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并自学了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自身解决信访事项的能力。
信访工作是牺牲,是奉献,没有气度就无法面对这些矛盾,无法化解这些委屈,徐晓冰奉行的永远是默默承受。在接待过程中,他从不嫌来访人身上脏、嘴唠叨,也不怕纠缠,他始终用春风般的笑脸迎人、夏日般的热情待人,搬椅让座、端茶倒水、倾听陈述、认真记录、耐心解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诚心相助的行动让来访人负气而来,满意而归。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坚持用政策疏导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方法化解了来访人满腔的愤怨,消除了强烈的敌意,为许多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找出了解决的办法。有时,他一天接待数批来访人、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他一天接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投诉电话,有许多是七八十岁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反映意见和建议,此类电话一般是时间长、问题多、方言多、时间跨度大,古今中外都涉及。他总是耐心听、细辨别、反复解释。他不怕苦、不怕累,真诚待人、乐于奉献,甘当“出气筒”,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信访工作第一线。
诚心相待促进校园和谐
信访工作被称为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纾解民难的“直通道”,但信访工作又是“机关第一难、机关第一烦”的活,许多矛盾在此交汇,许多纠纷在此累积。“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信访工作是信访人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徐晓冰时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信访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信访人,把优质的服务当作信访工作者提高协调能力的试金石。他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热情有礼、主动沟通、记录详实”的原则,把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师生员工作为第一标准。
主动协调,抓落实。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信访问题,徐晓冰及时主动与职能部门沟通和协调,提供翔实信访材料,多方协调,共同推进信访问题的落实解决。他积极推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结率,做到信访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年度信访办结率保持在90%以上。几年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和各有关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基本形成了“两办总体协调——部处归口管理——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拓展和完善了信访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实现信访工作合力。
在工作中,徐晓冰同志恪守“尽心、尽力、尽职”的原则,千方百计地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始终做到能解决的问题不推、有条件处理的问题不拖、解决有困难的问题不绕,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信访矛盾、维护了和谐校园环境,并且实现了从2008年的信访量高点逐年下降的目标。
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
基层群众的许多问题和建议往往是通过信访来反映、上报给领导,如何协助领导做好决策是信访干部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的最佳着力点。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信访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了维护学校稳定大局,做好参谋助手,徐晓冰同志主动开展调研和查访工作,留心搜集各种信息。例如,为了更好地方便师生乘坐班车,提高班车服务质量,每月乘坐1-2次班车进行调研,搜集信息,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了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如千佛山校区东院1号宿舍楼西墙与工程训练中心办公楼间距窄导致救护车、消防车无法通过的问题,多次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考察,为领导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供详细背景资料和解决建议。
诚心营造文明信访环境
由于徐晓冰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诚待人,许许多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即便是信访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多数人也表示了理解。真诚在大家与上访群众平等交流的心灵里悄悄蔓延;心贴心的情感化解了上访者内心深处的积怨。在工作中注重与各部门交流、联系,以获得支持和帮助。许多老教授握着他的手说“要是早认识你几年就好了”,不经意间,教职员工中口口相传一句话“有困难找信访”。因为真诚,他收获了尊重。细心的同志们会发现,过去办公楼前吵吵嚷嚷的现象不见了,投诉的少了,留下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咨询、问候和建议。近十年来徐晓冰经手立项受理信访事件1078件、接待来访万余人次。
接访十年来,他始终服务大局,勇于开拓,竭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连续十年被评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年度考核多次优秀,2002年荣获山东大学机关作风建设先进个人,荣获山东大学2005年度“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相关链接: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牛军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冯维明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刘新泳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张权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陈言俊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范爱平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胡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