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5日,山东大学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答辩会举行,全校共102个项目组(其中,文科8项、理科23项、工科41项、医科30项)的成员参加了结题答辩。据统计,本次结题的项目共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4篇),申请专利22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山东大学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教育工作,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并逐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一是加强了政策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制定了山东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书、合同书、中期检查报告书、结题报告书等,确保项目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二是确保资金到位,2012年,山东大学投入专项经费200万支持项目开展;三是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四是重视条件建设,开放校级创新教育平台及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2011至2012年,山东大学共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100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项,参与学生达5000余名,涵盖文、理、工、医、艺术、体育等所有学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2006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山东大学是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2年,教育部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拓展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分为A、B、C 三组进行资助,山东大学位列A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