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大事记盘点——学生培养篇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6月10日

  【编者按】在全校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中,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即将于2013年6月中下旬隆重召开。本次党代会是在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将成为学校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航标,成为山大人凝聚力量、锐意进取的见证。自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教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大学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在党建工作、学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科研、合作交流、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回眸经历,我们稳健踏实、步伐坚定;迈向未来,我们承前启后、重任在肩。山东大学新闻网——山大视点网站特推出“迎第十三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大事记盘点”,展现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可喜成就,以勉励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面开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大事记盘点——学生培养篇

  近年来,山东大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不断加强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期报道,我们盘点大事记,共同回顾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绩。

  1. 学位点建设获突破
  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批准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山东大学获准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专业6个。博士、硕士学位点增列总数位居全国第二位。

  2. 参加七届“挑战杯”竞赛并获佳绩
  2006年10月18日,山东大学承办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山东大学三支队伍分别获两项金奖、一项银奖。2008年、2010年、2012年,山东大学连续参加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四项。2007年、2009年、2011年,山东大学连续参加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四项。此外,山东大学还分别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高校优秀组织单位、挑战杯评委推荐特色奖和校级优秀组织奖等。

  3. 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006年底,出台《山东大学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以“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强山东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和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7月,出台《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多元投入机制及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 精品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6年,由教育部组织评定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大学有5门课程入选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2006至2010年,山东大学新增38门国家精品课程。

  5. 4位博士研究生获国际青年学者奖
  2007年,在美国骨矿学会第29届年会上,博士生孔丽荣获杰出青年学者奖。此后,博士生蒋百春、赖永洁先后荣获“杰出青年学者奖”。2008年11月,在分数阶微分及其应用第三届会议上,博士生李岩获得青年学者理论奖。

  6. 4017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2007年,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人民币8000元,山东大学597名本科生获奖。2012年,山东大学首次评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93名研究生获得奖励。目前,山东大学共有4017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7. 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
  2008年4月,山东大学出台《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2008—2011)》,规划了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主要措施,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2012年5月,山东大学出台《山东大学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办法》(质量20条)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8. 开展双语精品课程建设
  2008年9月,出台《山东大学双语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以国际化、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教育部“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了一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系列双语、全英语精品课程。

  9.“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竞赛获佳绩
  2008年“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中,控制学院学生曹香鹏、单金明、陈宏达团队的作品《模拟震区搜救定位的机器人系统》荣获大学组全国竞赛特等奖,并夺得该赛事唯一奖杯——“毕昇杯”。2009年,山大团队设计制作的《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获全国一等奖。2010年,山大团队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荣获大学组全国竞赛唯一“ARM奖”特等奖,《基于虚拟仪器和单片机的远程实验系统》获得大学组全国竞赛一等奖。

  10. 7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9年9月,四年一度的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正式公布,山东大学共有7项教学成果获此殊荣。山东大学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11位,创合校十年连续三届以来最好成绩。

  11. 学生就业指导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并获多项全国表彰
  2009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山东大学获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工作暑期报道及寒假报道均获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动态》关注并转发;在教育部2012-2013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中,山东大学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07年、2010年山东大学两次获评“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三次获《教育部简报》转发并在教育部网站推介,并在2010年教育部有关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12. 设立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9年12月,山东大学申报的“艺术产业化人才培养实验区”获准立项。在2007、2008年度立项评审中,山东大学申报的“齐鲁医学班创新实验区”、“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实验区”、“金融—数学跨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等3个项目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及经费资助。

  13.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佳绩
  2009年,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山东大学代表队获得竞赛本科组唯一的最高奖——“高教社杯”。2010年12月,山东大学在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竞赛综合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名。2011年12月,山东大学在八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两项,并获优秀组织奖。2012年12月,山东大学在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三项,获奖总量位居251所参赛高校的第7位,并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张承进教授荣获首次评选的“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杰出贡献奖”。

  14. 设立“泰山学堂”、“尼山学堂”
  2010年5月,山东大学作为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成立“泰山学堂”,全面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战略。2012年6月,“尼山学堂”成立,旨在发挥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科基础宽厚、能够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的文科拔尖创新人才。2012年,泰山学堂学生王梦林和姚晓俊通过法国巴黎高师全球遴选,王晓宗、宋宝阳、张祥鹏通过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全球遴选,录取数均为全国高校最多。目前泰山学堂招收学生238人,尼山学堂招收学生47人。

  15. 获评多项共青团系统全国优秀典型
  2010年5月,共青团中央对全国308个基层团组织进行表彰,山东大学(威海)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软件1班获得2009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11年,山东大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12年,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卓越工程师1班团支部荣获“201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此外,2007年,学生董人豪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16. 改进学生评价办法,加强教育引导作用
  2010年,启动《山东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修订工作。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由学习成绩、基础性素质成绩和发展性素质成绩乘以权重相加得出的最终方案。发展性素质中设计了学生参与分值,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拓展素质、全面发展。

  17. 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0年,教育部发文公布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正式批准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实施该计划。2012年12月,山东大学获批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及“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12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名单发文公布,山东大学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18. 获评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12月,山东大学获评“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勤工助学、“添翼工程”等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助,自2007年新资助体系建立以来,山大发放各类资助金额达39429.859万元,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的庄重承诺。

  19.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稳居全国高校前十名
  2011年3月,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两个专业获准立项建设。自2007年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申报工作启动至今,山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量达到26个,稳居全国高校前十名。

  20. 启动“一员一师一顾问”制度指导学生就业
  2011年5月初,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学校正式启动实施“一员一师一顾问”制度。在原有每个毕业班配备专职辅导员制度、聘请班主任制度、实施“导师制”做法的基础上,由学院以专业方向或班级为单位,自主聘请一名职业规划导师、至少一名校外职业发展顾问,使每个专业或班级拥有至少一员、一师、一顾问。

  21. 5项目入选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的通知》,山东大学获批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以及1项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资助经费共计1000万元。

  22. 继续深化“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山东大学继续深化“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拥有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学习经历,取得明显成效。2002年,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三跨四经历”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学校、社会、专家的认可。

  23. 实施人格培育工程,提高学生人格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2012年4月,出台《关于加强育人工作,在本科生中实施人格培育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人格培育工程,通过开展基础测评、指导学生制定提升方案、组织训练提升活动等措施,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自主自觉提升人格素养,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德性、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4. 山大学子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
  2012年5月21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孙亮,凭借参赛作品《让青春与未来同行》和现场精彩表现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25. 山大学生获首期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申报项目资助
  2012年8月30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一期大学生创业基金申报项目终审会在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举行。山东大学南湖科技创业团队获得了10万元的资助款项。

  26. 10种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2年12月,10种教材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分别是:胡金焱教授的《证券投资学》、高英茂教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版)(第2版)》、王怀经教授的《局部解剖学》、刁在筠教授的《运筹学(第三版)》、印永嘉教授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郝兴伟教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及应用》、王秀和教授的《电机学》、刘延俊教授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贾卫国教授的《读写译(全新版)》(2本)和徐文方教授的《药物设计学》。

  27. 15名博士研究生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2012年12月11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批准2012年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的通知》,山东大学王营等15名博士生获奖。教育部自2010年起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山东大学是教育部学术新人奖首批试点单位,目前已有45名博士研究生入选。

  28. 山东大学新增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2年,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戴瑛教授指导的杨可松博士的《掺杂二氧化钛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外,2007至2011年山大新增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别是:数学学院陈增敬教授指导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江龙博士、物理学院王克明院士指导的凝聚态物理专业王雪林博士、儒学高等研究院徐传武教授指导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焦桂美博士、医学院陈子江教授指导的妇产科学专业秦莹莹博士、医学院张运教授指导的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吕慧霞博士、经济学院樊丽明教授指导的财政学专业解垩博士、环境研究院王文兴院士指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屈小辉博士、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张澄博士的学位论文。

  29. 首邀学生担任校长奖学金评委
  2012年,山东大学创新校长奖学金评选方式,首次邀请学生担任评委,57名学生评委同27名教师代表一起,共同完成了山东大学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校长奖学金的评奖工作。这是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设立22年来,首次有学生参与担任评委。2012年9月,首次由学生主持新生开学典礼;10月,首次由学生主持校体育文化节暨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30. 积极推进国际化专业建设
  2012年,为推进学校国际化专业建设,山东大学出台了《山东大学国际化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先后启动了二轮国际化专业申报工作,共确定25个专业为重点建设的国际化专业,覆盖了全校所有学科的优势特色专业。

  31. 130名研究生获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
  2013年5月9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201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录取结果,山东大学130名研究生获得资助。2007年以来,1275名研究生获国家或山东大学资助赴海外留学。其中,93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资助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或接受中外联合培养。


【供稿单位:本科生院 学工部 研究生院 研工部 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     作者:刘梦冬 谢婷婷    责任编辑: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