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齐鲁大讲坛:陶文钊谈构建中美新型关系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6月14日

  [本站讯]6月14日,齐鲁大讲坛第60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教授做客大讲坛,结合“庄园会晤”热点,作了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报告,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的会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陶文钊教授的讲座便由此次“习奥会”谈起。他历数中美两国领导人之前的会晤经历,肯定了这种非正式性的会晤有助于领导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从而改善两国交往态势。陶文钊教授说,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随着美国领导人的换届往往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每一届新上任的美国总统任期初始都会与中国或多或少地发生摩擦。陶文钊教授从奥巴马的第一任期谈起,回顾了200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当时,由于美国单边主义遭受挫折,以及斯坦伯格与贝德所主持的积极对华政策,两国关系良好,联合发表声明尊重彼此核心利益。2010年,双方在双边、地区以及全球层面上屡有分歧,美国售台武器、会见达赖之举引起中方强烈抗议,双方在朝鲜与南海争端时起。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温家宝组织“基础四国”会议,美国愈发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之后双方互相进行国事访问,拜登访华后发表文章《中国的崛起不是美国的灭亡》,中美关系逐步改善。
  随后,陶文钊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剖析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态势。反恐十年之后,美国的战略需改变,同时考虑到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现如今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脱离中东,更多关注亚太地区。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美国在亚太安全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上展开积极活动,企图以TPP为平台主导亚太经济,拉拢新兴经济体(印度)以制衡中国,同时通过印尼与缅甸,推进美国的价值观外交。但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也受到经济形势、伊朗核问题、中东形势、朝核问题等多方因素的牵制,前景不容乐观。谈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陶文钊教授从时代的需要、中国的崛起、美国的政策三个角度论述其必要性,并引用习近平主席“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讲述了具体的做法。陶文钊教授表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任重道远,提出这一目标不会使两国关系从此一帆风顺,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互动环节中,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陶文钊教授表示,中美双方承认对方的制度不同,但致力于谋取经济上的共同利益,正在积极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谈及中国与美国的社会现状,他肯定了中国政府在就业等领域做出的努力,鼓励年轻一代选择更多机会。会后,陶文钊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于近期曝光的“棱镜门”事件,他表示虽然这是国家安全的正常举措,但美国方面对此也颇感尴尬。
  本期齐鲁大讲坛特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美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丽娟教授主持。省社科联,山东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师生,齐鲁大讲坛会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讲座。
  陶文钊,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曾任中华美国学会秘书长、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1982至1984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到美国乔治敦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中美关系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美国外交、中美关系。主要代表作有《中美关系史,1911-200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
\ \ \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徐易 图/杨彩娟    责任编辑: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