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1月17日下午,“复杂环境水下隧道科技攻关”座谈交流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有关领导,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谭忆秋,山东交通学院党委书记王伟出席座谈会。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主持会议。

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水下隧道是推动跨区域交通联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战略举措。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各方智慧,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共同探索复杂环境下水下隧道工程的协同科技攻关路径,山东大学将与各方一道,主动对接和融入“十五五”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力量、资源要素、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邀咨询专家卢春房院士、杜彦良院士表示,水下隧道对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五五”时期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跨单位、跨领域协同攻关,系统梳理关键科学问题,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全力推动我国水下隧道建设向安全、绿色、智能化方向升级,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有关领导表示,水下隧道建设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点科技攻关方向,希望山东大学充分利用学科、科研、人才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综合优势,联合各方科研力量,发挥好牵头组织作用,加强多方协同,凝聚合力,为复杂环境水下隧道高品质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及人才支撑。
刘峰表示,省科技厅将积极推动重大工程实施带动原始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张华表示,将持续支持复杂水下隧道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山东力量。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李金涛表示,渤海湾海底隧道建设对烟台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烟台市将在各方面全力保障工程落地实施。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李利平以“复杂环境水下隧道建设发展历程与思考”为题作报告。
参会各单位代表围绕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链条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与攻关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校长助理、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兆军,相关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及山东大学相关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