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0月31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在中心校区举办。论坛以“智启未来,共育英才:AI驱动的人才共育模式创新探索”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出席论坛并致辞。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刚,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帅出席活动。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主持论坛开幕式。

李术才表示,论坛创办以来,山东大学坚持“探讨教育规律、推进大中衔接、共话人才培养”,携手教育同仁深耕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方法路径,成效显著。山东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全力推动AI驱动的智慧教学实践创新,深度协同开展STEM教育,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共享,在人才共育合作中构建具有山大特色的“双高融合育人”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志刚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山东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及教育数字化探索等工作。期待本次论坛能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新思路,推动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取得新突破。山东省也将全力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支撑。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围绕“人工智能变革学与教”作特邀报告,系统阐述AI赋能教育的实施路径。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王芬作“厚植创新沃土 融育拔尖人才”的主旨报告,系统介绍山东大学持续创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1+N+X”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深化大学与中学合作选才育人机制的新路径。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曾琼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从课程到教师的系统探索”,系统分析了AI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

在沙龙环节,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王飞,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校长康日佳,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宋泽亮,上海中学副校长徐岳灿分享中学在AI赋能教育中的探索与思考。齐鲁晚报教育应用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山东资深教育记者徐玉芹主持沙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直博生樊奕宣和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薛鹏宇分别分享了在山大本科就读期间的学习成长体验。
论坛还设置了分学科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展开深入交流,并同步举办全国重点中学联合引才组团招聘会,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
其间,山东大学为部分中学颁发“优秀本科新生培育奖”“本科生源贡献奖”,并举办校长奖获奖学生风采展、创新创业成果路演等活动。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校史馆、博物馆、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来自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全国170余所重点中学校长等近300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