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在山东济南举办“2025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本次年会由山东大学承办,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协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博、校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出席大会并致辞。

翟博充分肯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成立11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以此次年会为新起点,深化学术研究,指导教育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向阳表示,山东大学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立足“文史见长”学科优势,致力于将深厚的优秀传统学术资源转化为当代思想动能,系统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积极打造高端科研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将积极履行秘书处职责,与全国教育界同仁一道,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山大智慧与力量。

王志刚表示,山东作为儒家思想等重要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山东率先制定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学段覆盖的省份。希望与各界同仁携手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山东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编辑部主任杜泽逊作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的专题报告。此外,来自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博物馆、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代表分享了省域与市域的实践经验。
本次年会汇聚全国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路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两个分论坛分别聚焦“课程体系建构与学科教学案例”和“教育经验分享与校本课程创新”,涵盖从小学到高校、从城市到乡村的多维度实践,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创新尝试。
会前,举行了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杜泽逊当选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当选秘书长。

中国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本次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于2014年5月成立,致力于完善中国教育学会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职能,服务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引导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健康、持久、有效地发展。本届分会首次将秘书处设立于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将立足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以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为己任,扛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职责使命,共同为夯实青少年的文化根基、开启中华文明传承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