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心情非常激动。在此,向在座的各位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被评为山东大学的优秀教师是我最荣幸的事。在此,向所有获得此殊荣的优秀教师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学校领导、学校各部门的支持,感谢我们的学生,是他们的优秀表现和成绩,才体现出我们教师工作的优秀和崇高,感谢所有同仁和团队的帮助和理解。
三十五年前,我也是在这个入学季节,走进了山东大学,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大学老师,从研究生变成了研究生导师。这个三十五年,亲身经历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经历了山东大学的发展和壮大。在不断迎来新的同学和送走一批批毕业生的迎来送往中,自己彻彻底底融入了山东大学。虽然未必是山东大学需要的人,但是一个需要山东大学的人,一个期待山东大学辉煌的人,一个与山大一起成长,荣辱与共的人。
二十多年的研究生导师生涯,使我在师生关系、学生的学术、人格的培养、科学研究中有了许多感悟和体会。
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几乎是一对一的关系,我们朝夕相处,摸爬滚打在一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徒关系,或者说是:师生、同事、家人的复合关系。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师生关系;共同为了完成某个科研任务,一起拼搏、一起探讨和讨论,实际是同事关系。然而,那种相互关心和彼此的牵挂,学生对待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家中长辈,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实际这是一种亲情,是家人的关系,并且是相互牵挂一生的关系。我经常与我的学生讲“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关心你的成长,最希望你取得成功,出人头地,不嫉妒你的成绩。一是你的父母、二是你的老师”。
参与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研究生入校后,从基础知识的学习,课题选定和开题,熟悉实验室和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数据的分析,发表论文,毕业答辩,乃至找工作等,是一个漫长、复杂、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过程。每个学生从开始的满腔热血、高涨的热情走进来,真正进入到科研后,会慢慢碰到许多问题、无从下手、从一次次的失败,到对自信心的打击,对自己的导师、研究课题,产生怀疑、失望,到怀疑自己的能力。然而,通过老师和同学的通力合作,大部分的同学,会慢慢从科学研究中获得信心,最后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学生成长真实过程,也是老师和我们教学和科研的成长的真实过程。
充分利用山东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山东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充分利用山东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交叉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老师之间的交流,关键是创造不同学科的学生们之间的日常合作的氛围。实验结果有了理论分析会提高成果水平,理论结果有了实验验证会提高其价值。通过这种交流和合作,才能出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以实验科学研究为主的我们与物理学院戴瑛教授的理论研究紧密合作,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引用已经超过了五千次,有16篇论文被选为ESI的高引率论文,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最近在大连化物所三名院士组成的“太阳能光催化实验与理论科学战略会议”上,邀请了我们两个都做了主题报告,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联合承担的两项973项目每次评估都获得了高度评价。最为可喜的是,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形式,连续两年培养出来两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一位全国青少年创新奖,多名省优博、优硕、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导师和学生都要有感恩之心。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已成为课题组、实验室、学院和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努力为学校的科研和学科发发展、国家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老师和同学更应该向学校、学院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环境。现在是中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最好的时期,我们也要感谢这个时代。
作为教师,期待我们的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各种挑战,成为合格的人才,对家庭,对国家有用的人。作为山大人,我们期待山东大学的有美好未来和每一位山大人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将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大家!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
【供稿单位:人事部 责任编辑:董尚 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