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在第三期山东大学文学大讲堂的致辞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6日 22:49 点击次数:
尊敬的勒克莱齐奥先生、尊敬的莫言先生和夫人,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山东大学这座古朴的校园里,我们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其中一位来自南京,他就是法国的勒克莱齐奥先生,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另一位是来自北京的莫言先生,驰名全球的中国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山东大学对勒克莱齐奥先生、莫言先生和夫人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勒克莱齐奥先生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世界公民,一位心灵的旅行者,精神的游牧人。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给勒克莱齐奥先生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他被誉为法国新寓言派的领军人物,是“一个集背叛,诗意冒险和感性迷狂于一身的作家”,着力“探寻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勒克莱齐奥先生对中国非常热爱和支持。他长期关注并多次访问中国,现在每年下半年都住在南京,担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驻院学者,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勒克莱齐奥先生虽然是第一次来山东,却与山东大学有缘。据我所知,勒克莱齐奥先生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老舍先生。勒克莱齐奥先生在为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的法译本作序时,题目就叫做《师者,老舍》,他不仅把老舍先生当作自己的老师,而且认为老舍应当是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老师。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老舍先生就曾经长期担任山东大学的老师。1930年,老舍先生任山东大学的前身之一齐鲁大学的教授,在此创作了《离婚》、《月牙儿》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1934年,老舍先生赴青岛山东大学任文学系教授。即使在1936年辞去教职,专心写作时,老舍先生也没有离开青岛。正是在这段时间,老舍先生完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1937年当老舍先生重新返回课堂时,他选择的依然是济南的齐鲁大学,直到当年11月因日军进犯山东而离开。老舍先生一生热爱山东,热爱山大,在他留下的丰硕作品中就有两篇描绘山大校园景色的散文,一篇是发表于1932年,描绘齐鲁大学校园即今天的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非正式的公园》,一篇是发表于1936年的《青岛与山大》。而老舍先生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济南的冬天”。今天,山东大学在最美丽的季节——“济南的冬天”——迎来尊敬的勒克莱齐奥先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莫言先生出生并成长于山东。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风格作品在中国文坛崛起,是著名的“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多年来,莫言先生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秋天,由山东大学学者发起在莫言故乡高密联合召开了“莫言创作研讨会”。1992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贺立华教授领衔编辑出版了《莫言研究资料》。2001年,这位因“红高粱世界”系列作品而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著名作家被正式聘为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当晚,为了庆祝莫言先生加盟山东大学,大学生们还专门演出了莫言先生创作的话剧《霸王别姬》。此后,莫言先生多次来山东大学讲学,为研究生开设“创作学”和“当代作家论”两门课程,与贺立华教授联合培养了多届研究生。2013年,莫言先生受聘山东大学讲座教授,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并为山东大学文学大讲堂开坛首讲。今天,莫言先生重回山大,让山大师生倍感欣喜!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第二家国立大学堂,而她的办学历史更可以追溯到1864年在山东蓬莱创立的登州文会馆,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百年山大,文史见长。2013年,山东大学设立了文学大讲堂,邀请活跃在海内外文坛上的一流作家来校开设讲座,已先后举办两期。
习近平主席近来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勒克莱齐奥先生曾经说过: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跨国界交流的方式,是全世界读者都能产生心电感应的情感互通方式。今天我们举行第三期山东大学堂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先生与莫言先生就“文学与人生”这个主题展开一场高端对话并与同学们交流,正是一次以文学为媒的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互鉴活动。这是文学大讲堂的一次突破,是山大学子的一次精神文化盛宴,必将成为百年山大历史上永恒的记忆!
莫言先生曾荣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勒克莱齐奥先生获得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他们二位可谓真的有缘。让我们一起期待勒克莱齐奥先生与莫言先生的精彩对话。
谢谢大家!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