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大师生学习习近平致希腊学者复信精神反响强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4日 08:33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该中心是由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优势资源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是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心的设立理念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文明观。

2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召开学校党委常委会议,学习复信精神。会议认为,复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时代命题,体现了对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重视,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山东大学作为中方参与高校之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深刻认识复信的重大意义,把复信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把握复信带来的重大机遇,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华文明;要落实好复信精神,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多学科优势,以中心建设为契机,与中方其他参与高校形成有机的合作共同体,与希腊高校建立校级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学术研究深入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人文交流多元化,完成好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山东大学的神圣使命。

近日,山东大学师生积极学习复信精神,认为复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重视,展现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有力推动中希两国乃至世界各国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现在,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表示,平和、理性的文明对话不但有助于让世界性纷争软着陆,更企向让绚丽多彩的差异成为取长补短的良机。文明交流互鉴是唯一正确的文化观与文明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中曾勉励我们,既要“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又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文史哲》中文版与国际版将再接再厉,努力成为“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的有效平台。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谈到,从历史上看,中希两大文明为人类文明两千多年来的演进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大文明也都超出了自身文明范畴,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兼容并蓄,人类文明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交流互通。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对两国人文与学术交流意义重大,作为古希腊文明的研究者,深感责任重大,一定努力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两大文明沟通和互鉴作出具体贡献。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陈翔说,新思路、新观念往往是在交流互鉴中产生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也为中希两国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感谢那些为建立这样的平台付出心血的人,让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够在这个年纪专心从事真理和科学的探索。我们必将牢记使命,潜心研究,从而为文明交流、思想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绵薄之力。

山东大学驻韩国东西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李昊天表示,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兼容并蓄追求永久和平是非常珍贵的。只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连通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站在国际交流的前线,时刻都切身体会着文化自信、文化互通、文化互鉴的真实意义。讲台上的中文教师,既要展现大国风范,汲取各国文明的精髓,又在践行着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友人融汇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的使命,神圣而光荣。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博士班党支部书记陈祥说,尊重文明多样性,以交流协作凝聚合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表现。作为一名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只有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才能以自身所学,服务于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局,不负嘱托。

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留学生蔡顺茗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这也为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交流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国的汉语教育在马来西亚已经得到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深造,从而促进了中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通过在中国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马来西亚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和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也可以为两国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合作。相信在未来,中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为两国人民的美好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繁荣

习近平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相信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一定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历史文化学院中西文明研究中心教授江林昌说,开展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增进对世界多元文明的了解,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关文明理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并为当今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学院围绕国家文化战略,解答时代课题,专门成立了“东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和“中华文明形态研究院”,积极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理论体系。我们将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为契机,作出更大努力,推出更多成果。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表示,两种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现代性问题的合理求解、有助于造福全人类,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和格局。山东大学哲学学科有幸作为中国四所大学之一参与创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深感荣幸的同时,更倍感责任。学习习近平主席复信希腊学者的重要精神,我们一定要借此东风,进一步加强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儒家文明与犹太文明等交流互鉴研究,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多作贡献,在文明互鉴研究方面多发山大声音,为哲学社会科学山大学派的建立贡献哲学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彦伟谈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体现了全球文化治理和多元文明互鉴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语言互通在文明互鉴中发挥着双重功能,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是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语言发挥着桥梁作用,语言互通为更广泛范围的文明互鉴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近年来,希腊大中小学陆续开设中文课程,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也落户希腊,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使希腊的中文教育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经验优势,依托中文教学,服务学校的文明互鉴研究和交流项目,助力培养希腊新汉学青年人才,向更多的希腊朋友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语言生校友诗雨目前是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的一名中文老师,也是2019年第18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全球总冠军。她谈到,“获得‘汉语之星’的头衔,激励了我很多在埃及的学弟学妹们学习汉语,比赛完回到埃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我请教学汉语的方法,开始找我了解开罗大学的中文系。这种改变比起‘汉语之星’的称号更让我感到满意,也坚定了我以后在埃及继续做中文老师的信心。看到习近平主席给希腊学者的复信,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信心,要在汉语教学和中埃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也一定会不辱使命,做好汉语大使、文化传播大使。”

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赵颖说,通过学习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我也深刻体会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熠熠生辉、光彩耀人,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文明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熔铸成了本民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必须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了解、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交流融合,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共同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表示,文明因多元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和希腊分别是亚欧大陆两端奠基性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代表了环地中海西方文明模式,中华文明代表了环太平洋东方文明模式,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对于两国的文明交流意义重大。山东大学作为中方共建学校,学院将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主席给希腊学者复信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传统和优势,深入推进对于两个伟大文明的研究,努力提升两国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坚实贡献。

为破解时代难题提供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黄凯南谈到,山东大学积极参与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力争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中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学校管理和服务文科科研的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的复信精神,协同校内外相关研究资源,深入研究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山大贡献。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说,作为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两个标志性的人物,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构成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巨大象征。中华文明的人文主义传统和古希腊的逻各斯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不朽智慧和丰富资源。迄今为止,我们要真正理解当下的一切,仍旧不能不回首这两大源头。更具建设性意义的是,中希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超出两者在孤立状态下的新的意义空间,为当代人类优化并健全自己的生存方式,应对种种危机和困境,提供深刻启迪。文明互鉴是人类文化演进的不可替代的基本路径。在人类普遍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历史”语境下,这一点尤为突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将从社会建制层面上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并对这种互动加以深入反思,提供可靠的保障,其重要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显露出来。

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秦源泽说,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搭建了交流互鉴的桥梁,帮助双方更好地从源头上了解东西方文化,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持。借助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两国可以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引发共鸣,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帮助我们化解当今世界难题的法宝。同时,这也为中国同世界其他各国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模式,人才交流、学术研究等方式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共识,对促进各国文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文明互鉴”的思想,给希腊学者的复信和“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是这一思想指导实践的典范。当今对外务实合作的诸多实践证明,在世界文明互鉴中,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有助于寻求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和多元文化的“共同经验范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语言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有使命有责任为更多希腊中文学习者提供教育支持与服务。

儒学高等研究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露晗说,中国在文明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现实,面向世界,不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史哲》杂志贯彻“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理念,其英文版成为对话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窗口。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更是搭建了国际性、学术性与开放性的思想文化对话平台。儒学高等研究院以学科融合为特色,作为一名博士生,深感这种多元思维的影响,更应深耕专业领域,学习、尊重、包容东西文化差异,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国际教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银熙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为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指明了方向。由于地理距离较近,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通过中韩文化交流可以准确掌握各国文化的根基,这种文化学习阶段非常重要。为了两国的和平与发展,加深文化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形成未来的国际文化共同体,这也能为两国交流的桥梁建造更为坚固的基础。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傅永军表示,中国和希腊被认为是人类原创性文化的两个重要发源地,是每当人类文明遇到重大转折时刻,常常需要回望以求启示的智慧之源。当今世界,现代人类文明进入“十字路口”,回到文明源头找寻人类在青春年少时期以纯粹眼光发现的深知灼见,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在文明对话成为全球性新的价值观念形成之主要方式的今天,只有在文明互鉴背景下,通过致力于相互理解的对话回到源头,才能发现人类原创智慧中有利于文明健康成长的共同性基因。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山东大学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其中,何其幸哉!我辈学者当为之殚精竭智,立功自效。

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负责人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国高校联合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是双边关系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必将成为中希人文交流以及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将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复信精神,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学校国际化战略提档升级,与包括中心成员高校在内的世界一流高校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主动作为的全球交流合作新格局,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助力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山大贡献。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姜波表示,中国、希腊是举世公认的古代文明国家,堪称东西方文明的经典代表,二者在考古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的夏商周文明、秦汉文明和希腊的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雅典—斯巴达克文明,都是广受世界关注的考古学研究领域。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具有人文底蕴的高等学府,考古学是山东大学的优势学科。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是中希文明交流与合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作为参与中希文明交流合作的中方四所高校之一的山东大学,在考古学与世界遗产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颇具潜力的合作前景。


【供稿单位:宣传部 儒学高等研究院 国际教育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社科研究院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蒋晓涵 ,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