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学生培养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保证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生培养的质量和人才队伍建设,又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自然也就离不开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力支持。本期“增强预算执行力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大学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管理部门,听听他们的心声,看看他们在执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过程中的实际行动。
涉及学生培养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本科教学工程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形势要求,财政部、教育部对两个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校在执行这两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为此,山东大学本科生院、财务部等单位加强了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预算执行,在2014年较往年有了很大成效,各项工作在教育部年度总结等各项工作汇报中受到好评。但根据2015年一季度中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显示,山东大学本科教学工程专项执行率3.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专项执行率1.38%。按照签订的预算执行责任书上关于6月30日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不低于50%的规定,有关单位表示,还是存在着一定压力的。
记者了解到,2015年学校本科生院涉及中央财政专项项目经费共计1760万元。本科教学工程专项执行率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专项执行率一季度偏低,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首先是教学工作具有阶段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及泰山学堂的培养计划执行工作,都是在春节过后,3月份开始。第一季度,教学工作刚开始,还未及时办理支出手续。其次是学生海外交流工作具有阶段性。学生参加著名高校的选拔工作一般在4、5月份,暑假海外交流工作在7、8月份,学习费用支出一般要在9月份左右。最后是国内外教师讲课费支出具有阶段性特点。比如泰山学堂及基础学科聘请的国内外教师讲课费结算,一般都集中在6、7月份或11、12月份。
形势刻不容缓,困难客观存在,但山大人最不缺的就是责任与担当。面对目前的形势与困难,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分析,论证,研究,解决,让“花好钱,办好事”的理念与信念真正深入人心。
本科生院通过建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本”制度,真正从时间点、经费使用进度进行监督、管理;结合拔尖人才培养特点,设立海外经历学分,鼓励和选拔优秀学生利用暑期和短期到世界著名学府深造、学习;根据教育部、学校深化改革的精神,整合、规划项目设置,抓住改革重点进行专项经费支持,实施动态管理、追踪检查,突出关键要素和指标的审核,凡是年度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终止和减少经费支持,并强调保证专款专用。学生工作部有关人员表示,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于每年11月30日前会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同时接受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本科生国家助学金则每年分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两次发放,同样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制度,同时接受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根据中央、财政部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山东大学2014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都已执行完毕。山东大学2014年研究生各类奖助学金组织、评审、公示、发放等工作在学校研究生工作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有效指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的积极配合下,有序、规范、顺利地完成。所有奖助学金相关工作均有公开通知,并始终能够做到及时、准确、足额将资金发放到位。在发放过程中,均有发放通知并有详细名单附件,所有资金均通过学校财务直接发放至相关研究生个人银行账户,工作人员不经手现金。
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保证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管理部门,学校人才办公室承担着两项中央专项经费,一是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二是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以上两项经费近年来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以2014年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为例,至2014年底学校分配给人才办负责二次分配的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全部执行完毕。但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由于校内落实经费到具体执行项目比较晚、经费项目负责人对于执行进度的要求不够重视、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进口设备采购及付款周期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15年一季度中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偏低情况的出现。针对现实情况,人才办加强对经费进度的及时监督,定期发布网络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告知各项目负责人及时推进经费执行进度;同时在2015年的预算安排工作中,采取了往年账面结余统筹调整使用的办法,在上报总体预算时严格审核个人预算与合同约定的配套经费额度是否吻合,同时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对大型设备提前预算并及时论证,有效避免了经费的沉积,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学校层面,财务部实行预算执行按月通报制度,每月将学校总体中央财政专项支出进度情况、中央专项资金分类执行情况、及具体项目执行情况,分别向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进行通报,确保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及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执行工作计划,确立各时间节点任务,明确年终预算执行目标。另外,相关部门建议全校范围内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避免“一座座孤岛”状态的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专项经费按时分段拨付;设备经费论证后拨付,相关部门应在每年预算下发前充分探讨设备购置预算部分,以避免预算安排的偏差,同时尽快建立完备的公共实验平台,以方便科研工作的开展。
有压力就有动力,有竞争就有进步。相信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积极努力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说:花得了钱,花好钱,我们能做得到。
相关链接:
增强预算执行力报道一:责任书背后的故事
增强预算执行力报道二:助推科研实力提升
增强预算执行力报道三:提升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