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吹响决战号角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5年06月05日

  编者按:2014年6月,山大视点网站推出专题报道“走进青岛校区”,通过介绍校园规划、基本建设、住宅建设、周边环境等情况,使广大师生充分了解了青岛校区的建设进展。时隔一年,青岛校区建设持续如火如荼地开展,启动运行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单位延伸管理的方案也已报送学校,大家的焦点,都瞄准了四百天后的鳌山湾,关注着这个吸引了千万山大人目光、牵挂万千山大人肚肠的新兴之地。“决战!确保青岛校区如期启用!”已经成为全体山大人的共同信念。在这号角吹响的时刻,请再次跟随山大视点网站记者的笔和镜头,深入了解今日的青岛校区,一起憧憬这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先行区、学术创新拓展区、国际合作试验区和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美好未来。


吹响决战号角
——青岛校区投入使用倒计时400天决战总动员会议举行
 

  [本站讯]鳌山湾畔,红瓦绿树,日新月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赫然立于此中。2015年6月2日,为响应李守信书记、张荣校长调研青岛校区指示及青岛校区延伸管理部署动员会会议精神,青岛校区建设决战动员会在众人的瞩目中举行,常务副校长、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琪珑出席大会并作报告。此次动员大会,意味着青岛校区建设正式吹响了决战号角,进入倒计时400天。下面,就跟随报道小组,一起解读青岛校区决战动员会吧。


使命召唤,叩响山大新百年

  提起历史悠久的山东大学,有人曾说过这样一个“斜坡球理论”:维系一所百年名校整体实力不往下滑,就好比在斜坡上推一个体积庞大的铁球,是十分吃力的。山大就像这样一个铁球,而建设青岛校区,就是要把斜坡变平,变成有利于推动这个球往前走的道路。
  曾经,青岛小鱼山,山大创造了两次辉煌,享有“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和“文史见长”的三大美誉。如今,青岛与山大再次结缘,与济南、威海共同打造新百年山大梦。
  青岛校区是山东大学新百年的新支点,它将建成学术创新拓展区、国际合作试验区和综合改革示范区,引领学校事业整体发展。从现实来看,青岛校区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学校在济南的办学空间十分有限,已然成为改革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青岛校区的建设与顺利启用,可以大大缓解济南校区办学空间极度紧张的局面。王琪珑在动员会上强调,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必须加快建设、尽快启用,按时完成青岛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尚在建设中的青岛校区,就已经显现了它对一流学者的强大吸引力:中国科学院焦念志院士将和他的世界顶尖学术团队一起,加盟青岛校区的海洋研究院,他可以模拟上亿年的海洋演化,未来山大必将是世界海洋学科的中心之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山大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将在这里建设实验室;山东大学-亥姆霍兹生物技术研究所也将在青岛落户……可见,青岛校区的建设,直接关乎到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进而关乎到建设一批一流的学科,关乎到把山东大学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大学。


枕戈待旦,校区建设时间紧

  倒计时400天,青岛校区的建设已经到了卯足劲冲刺的时刻。如果说校区的建设是一驾马车,基建、财务、审计、保障等各项工作都是并驾齐驱的骏马,其中架辕之马就是校区基本建设,只有架辕之马与拉套之马同心协力,紧张起来,拉满套使满劲,这架马车才跑得快,跑得稳。
  如今,青岛校区的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部门的潜力,调动每名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以基本建设为中心,在教学楼建设、实验室建设、公寓住宅建设、“三馆”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室外工程等多条跑道上,齐心向终点冲刺。王琪珑要求,各部门之间要像跑接力一样,压茬工作,协同配合,拉长接力区,进行下一个环节的部门承接工作时,应是在上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在正式交接之前就开始进行,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和“我的一亩三分地,别人没有争的权力”的本位主义倾向。
  但是,挖掘潜力,加快进度,并不能牺牲建筑质量。住宅建设处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他们常往工地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他们发现住宅施工人员偷用旧管子,而这一问题监理、建设单位、承建单位都没有发现。住宅处工作人员勇于担责,以教职工的利益为先,不怕得罪人,立即指出并制止了施工人员的行为。
  倒计时400天,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枕戈待旦,只为一期工程在2016年暑期顺利建成。青岛校区的建设者身上,不仅积淀着山大人敦厚朴实的品格,在他们被烈日晒得黝黑的皮肤下,还流露出山大人的新风貌——那是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粗中有细的科学精神,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干部的“三严三实”精神。


同心同行,凝聚建设大合力

  决战,意味着上至领导干部,下至一线职工,每个青岛校区建设的参与者都要抖擞精神,努力履行好岗位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团结协作,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形成强大的推进校园建设的合力。
  人们说,青岛校区的建设者们是无私的先驱者,无畏的拓荒者。亲临现场,我们却看到了他们的“私心”和“畏惧”。他们的小私心,在一天连轴转的忙碌工作之后,在入夜时给远在济南的亲人打个电话,给即将考试的孩子远程辅导功课;他们的大畏惧,却是对工期的余悸,“万一工作干不好,就是山东大学的罪人。”在决战时期,他们不得不把对亲人的思念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决战动员会上,王琪珑讲话用时1小时,并在其他人发言时不时插言补充。“一向实干、寡言的王校长讲这么多话,还是第一次。”参会人员表示,“确实是感觉到反映了指挥部领导的决心,也体现了学校党委和行政,所有的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全校的广大职工员工对我们建设者的期望。”
  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孔令栋谈到自己对“决战”的理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人生这一个阶段负起责任,放手一搏,将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时间,融入到山东大学的大事业中。”


雷厉风行,迎接决战在行动

  为营造决战氛围,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紧迫感、责任感,动员会要求,将倒排工期表贴在各个醒目、显眼的地方。另外,要将十几个项目的进展情况画成进度图,每周更新一次,使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对十几个建设项目的进展一目了然。要加强督查,严明纪律,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要身兼其责,带好队伍,提高部门执行力。今后400天,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周末休息改为轮休,所有的部门每两周轮一次,每个单位周末至少得有一半的人留在指挥部工作。
  与会人员深受鼓舞,既有压力,同时内心涌动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动力。有人认为,任何时候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胡干,不乱干,不蛮干。有人表示,要把手头的每项工作都当做青岛校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条,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表示,针对挖掘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如何守住道德、法律底线,要马上落实,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有人说,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把校区又好又快地建设起来的愿望,只要拧成合力,就能实现目标。
  会后,各部门马上行动起来。综合处、住宅处马上召开会议;财务处、基建部、审计处、保卫处也先后召开会议,落实动员会部署的相关事项,传达会议精神。此外,每天下班后,基建部负责人都召开碰头会,总结当天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对明天的工作提出打算。
  振奋人心的大会吹响了决战的冲锋号。这场决战,是和时间的较量,抢工期、稳接力、好又快;这场决战,更是和自己的较量,勇担当、求超越、乐奉献。向青岛校区的建设者们致敬!2016年9月,迎接我们的,必将是倾注着建设者们全部热血的美丽校园。
  了解更多青岛校区建设情况,请关注山大视点的后续报道。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刘梦冬 李希 图/刘梦冬    责任编辑: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