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正气谱写人生 创新引领未来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7日 13:54 点击次数: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六月的校园,既充盈着别离的伤感,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看到校园里身着学位服一起合影的你们,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同时,也有些不舍和留恋。昨天,也是在这里,我们刚送别了全体本科毕业生,过一会儿,我们又将开始你们的学位授予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帮助和支持你们成长的每一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前面,黄柏标教授代表研究生导师给你们送上了临别赠言,他特别肯定了你们在学期间的出色表现,肯定了你们的研究对导师工作的帮助,对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贡献,说出了导师们的心声,也代表了我的心声。研究生从来都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因为你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山大的这几年中,你们与山大一起成长,参与并见证了学校蓬勃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见证了青岛校区的规划和建设,而它明年就将启用,成为山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支点;你们见证了学校实力的快速提升,现在我们已经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你们见证了学校与海尔集团结成“2025创新创业联盟”,充分释放名校与名企的协同创新能量。还有,2015年新版中国大学综合排行榜中,山东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十位;在美国US News和Thomson Reuters公司合作发布的2015年全球顶尖500所大学排行榜中,山东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第14名。所有这些无不凝结着你们的青春才华和拼搏奉献。
  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光转瞬而过,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在山大收获了什么?临别之际,你又能带走什么?或许,你在山大汲取了知识,收获了友谊,邂逅了爱情。但我想,更为重要的,是铭刻在你们心中的山大印记,这个印记是什么呢?我想先和你们分享一下我们学校名誉博士程抱一先生的人生经历。
  去年,我们在法国举行了一个学校最高荣誉——名誉博士的学位授予仪式,我代表学校向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颁发了名誉博士学位证书。程抱一先生是法国著名的华裔作家、诗人、翻译家,是法兰西学院仅有的四十名终身院士中的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亚裔院士。他用法国文化的精华来丰富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的深邃丰富法国文化,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巨大贡献,被法国学术界誉为“不倦的摆渡人”。鉴于他卓越的文化成就,以及对中法文化交流的杰出贡献,2002年,程抱一先生被评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与孟德斯鸠、伏尔泰、雨果等大师比肩的“不朽者”。根据传统礼仪,学院为新当选的院士举行了隆重的佩剑仪式。每位院士的佩剑都是自己构思、专人设计、独一无二的珍品,程抱一先生的佩剑柄上,用中文镌刻着掷地有声的五个大字“天地有正气”。
  他为什么要选择这句话刻在院士剑上呢?我想,这简短的五个字体现了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深情,更沉淀了他个人的人生信念与价值追求,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深刻总结,是对自己人格精神的集中概括。程抱一先生在中国仅念了半年大学便随父亲赴法国定居。初到法国,他生计无着,十分窘迫。自幼身体孱弱的他,不得不到餐馆洗碗谋生,但他刻苦自学,20岁开始,在法语联盟学习法语,在巴黎各大学旁听,在巴黎图书馆苦读,用了十二年才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彷徨困苦中的程抱一,坚持读完了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71年他进入高等社会研究院,有了第一份正式薪水,此时,他已经42岁。1974年,他被聘为巴黎七大教授,成为法国首位华人教授。多年来,在开展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同时,他苦苦地思考着生命的本质,他说,“心中长存着一把火,从来没有熄灭过。”我想这团火就是天地正气。这种正气外化为他逆境中的坚持、对事业的执着、对社会的责任,支撑着他不懈的奋斗。
  大家知道,文天祥的“天地正气”与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都是在正邪较量、激浊扬清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中华民族历来弘扬“浩然之气”,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品质都深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格,使得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任何一个时代,这种浩然之气都彰显出对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价值,只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高悬的价值理想,它可以是我们行动时的一种思考、一种取向、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体现在对真理、对国家、对历史的承诺,更体现在我们对家庭、对个人、对未来的责任,体现在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举手投足的微小瞬间。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就是在践行“浩然之气”;在工作中,扎实肯干,刚毅执着,严于律己修身,做到知行合一,笃行而不倦,就是践行“浩然之气”;在与人交往时,忠心诚恳,真实不虚,宽宏大度,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品质,敢于抵制不良风气,就是在践行“浩然之气”。
  而这种“浩然之气”正是山大独特的内涵和品格,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能够让大家受益终生的山大印记。刚才,我们的杰出校友薛禹胜先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大家可以看到,山大的这种正气在他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在他报效祖国的壮举和回报母校的善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坚守梦想,享受过程”的人生信条体现的正是这种正气带来的坚韧和豁达。“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气正则心正,心正则人正,人正才会铸就受人尊重的人格,人正才能抵御任何邪恶之气的侵袭,才可以立于天地。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指明灯,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我希望大家铭记这种山大印记,传承好这个文化基因,并把这种“浩然之气”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一生去理解、去践行、去诠释、去丰盈,做一个饱含正气的山大人,凭借一身正气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人总是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要在新的时代涵养浩然正气,做时代的引领者,就必须有高度清醒的时代自觉,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背景下,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召唤,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深刻变革、价值多元、崇尚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新时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更大的平台,它赋予每一个人无穷的机遇和无限的可能,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地研究、敏锐地认识和精准地把握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突破陈规,大胆实践,主动创新,成为引领和塑造时代的“英才”。要达到这个目标,我想,大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以学习为人生态度。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是提高素质、成长进步的基本途径,是长久葆有敏锐思维、开阔视野、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最好方法。学无止境,在任何人、任何事面前都应当抱持谦虚的精神、学习的态度。以学习为人生态度,弘扬勤奋严谨的学风,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我都希望你们向师长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创造,在学习中提升,保持永远学习、探索新知的人生状态。
  第二,以创新为思维方式。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我看来这反映的其实就是作者极致的创新思维方式。创新不仅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生命存在的内在需要。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能,更依赖于创新和创造。我们要把创新作为精彩人生的重要品质,有意识地培育新时代的创新思维,把创新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为思想插上翅膀,以兴趣引领探索,用个性铸造人生。要有超越前辈的勇气和胆略,破旧立新,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敢于超越权威,敢于超越历史,做到不断变革、进步和超越。
  第三,以立业为奋斗目标。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奋斗目标,我想,对于你们,这个目标概括来说就是立业。立业是人生大事,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对国家、社会、家庭的担当。我们要志存高远,又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敢于直面挫折、战胜困难,善于创造、勇于引领,以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等待,不抱怨,不满足,始终坚持奋发进取,朝着“立大业”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于己实现价值,于家贡献力量,于国奉献才智。
  毕业是在校学习的终点,同时也是新生活的起点,是真正的启程。我们殷切地期盼着你们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立大志,谋大业,在实现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人生价值三者统一中奋勇前行。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弘扬天地正气,创造与众不同的精彩,成为引领未来的杰出英才!
  今天,你们就要离开,走向各自的远方,去释放在学校蓄满的能量。你们走得越远,山大的影响就变得越大;你们的明天越辉煌,山大就变得更富魅力。不管你今后身在何处,所做何事,你们都要记住:你们永远属于山大,你们代表山大,你们就是山大,你们是母校永远不变的牵挂,母校永远是你们可以随时停靠的港湾。
  永远地祝福你们,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大家!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