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1日,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省支持保障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组长孙伟到史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指挥中心等处,视察大会注册、开幕式等工作组织情况。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江汀,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省协调小组副组长杨鲁豫分别到山东大学检查指导大会安保工作。山东省委副秘书长倪明元,省市有关单位与史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对接的双组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省协调小组副组长、史学大会山东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副校长张永兵,史学大会山东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山东大学总会计师曹升元,副校长胡金焱参加相关活动。


孙伟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山东大厦三楼的山东大学组委会指挥中心,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并详细了解了大会的有关组织情况。随后,孙伟一行先后视察了大会注册处、票务服务处、会场大门、接见厅、金色大厅、山东会堂、山东会堂南休息室,每到一处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孙伟与志愿者代表亲切握手,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安保人员汇报了会场大门的安全装置配备情况。在接见厅,他进一步确认了接见流程、路线安排及引领情况;在金色大厅,他仔细聆听了工作人员关于欢迎晚宴准备情况的介绍,并就现场布置、菜品搭配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山东会堂,孙伟实地考察了大会开幕式嘉宾座次、音响装备等,亲身体验现场效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孙伟充分肯定了山东大学对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他表示,山东省将继续全力支持大会工作,希望山东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保证大会顺利举行。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闭幕式将于8月29日在山东大学圣昆仑音乐厅举行。在山东大学,张江汀一行实地查看了圣昆仑音乐厅和明德楼二楼报告厅的各项安保措施落实情况。张江汀仔细询问了圣昆仑音乐厅的容纳人数和安全通道的建设情况,强调安保工作要防止百密一疏,各项工作都要具体落实。他对山东大学安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大会安保工作,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晚间,李守信、张荣陪同孙伟视察结束后专门来到位于山东大厦二楼的大会新闻中心工作现场,对战斗在新闻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慰问和感谢。他们点击浏览了大会的新闻网站,仔细查看了每日活动工作分工安排,实地考察了记者采访室,对大会的新闻宣传工作表示肯定。

上午9:00,大会注册处迎来了大会的第一位注册者,她就是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
随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执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等也于当天进行了注册。随着大会的临近,参会学者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

接待外宾的工作主要由外事组来承担,在本次大会中外事组将接待2500多名中外历史学者。一大早,部分组员已启程奔赴机场、西客站,迎接嘉宾的到来。而另一部分则在山东大厦大厅为即将开始的工作积极而紧张地准备着。在众多大会志愿者中很容易就会找到外事组的志愿者,因为他们的服装上还有这样一张卡片,上面印有一个笑脸以及Ask Me(请问我)的标示。当你与他们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可以用熟练的外语介绍中国、山东和济南,介绍山大,回答外宾可能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记者来到大会新闻中心,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入驻大厦之前,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制作推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新闻网,对志愿者多次进行专业培训,设计并印制记者手册,发放媒体邀请函,接收回执,确认媒体采访场次,全方位做好媒体服务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目前,新闻中心已接洽45家媒体单位、162位记者立体报道大会内容,推出“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五篇。综合组、记者组、材料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处理组各组人员正以满腔的热情有条不紊地开展大会宣传报道工作。

学术组工作人员则有着深厚的历史学素养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他们在大会开幕前的暑假即开始为整理学者论文等专业资料忙碌,在大会中也将对输出的会议资料进行专业把关。截至目前,学术组在修订和完善大会日程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英文双版本日程;翻译50余篇大会论文摘要,搜集撰写了100多位参会学者和史学组织的中英文小传,并为334篇论文进行了规范编号和网上发布,极大方便了大家深入了解各个学者、组织及其学术观点,并最终集结成册发表在《中国历史评论》特刊上。会议正式召开后,学术组更将迎来工作高峰期,力求在大会的四场主题会议中为每一位发言人分配一名学术追踪人,为其余140多场次的会议配备至少一名学术追踪人,真正实现会会有人记,场场有人录。

在山东会堂,山大艺术学院的师生正在进行紧张的曲目排练。在8月23日下午大会开幕式上,山大艺术学院师生将为与会来宾表演中国民族音乐,在8月29日上午的闭幕式上则演出西方交响乐、合唱,以及与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的钢琴协奏曲《黄河》。8月26日晚间的“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颁奖典礼上还将演出山东歌舞剧院的《孔府乐舞》。

会展组主要负责大会期间所举办展览的相关事宜,近一个月时间内与数家国内外布展商接洽平面规划图设计,与十余家国内外展商沟通布展合同、布展方案、布展费用,共收到邮件141份,发出邮件200余份。最终确认14家展商和66份青年学者壁报参展,完成国内参展单位缴费手续和国外展品的入关手续等。
大会期间,与会学者可以参观山东大学博物馆、校史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以及齐鲁瑰宝展、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山东博物馆),艺匠齐鲁、大师窖藏(山东美术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山东省文化馆),济南历史暨馆藏文物展、古代玉器臻品展(济南市博物馆)等20场展出。文化活动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各部门或单位的具体分工,并汇总相关人员信息制作联络人名单表格;同时对各单位提供的展览信息进行筛选,将确定的展览项目制成中英文对照表格,与会议材料一起,分送到每位参会者手中。后期将根据与会嘉宾的意向,安排嘉宾进行文化场所的参观。

宗教事务组则事先前往济南各个重要宗教场所,查看并确认包括场所是否正常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以及周边交通路况等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各自也正在熟悉整理有关宗教概况,以及相关英文表达。目前,工作组成员正在加紧筹备,会场也有专门设立的祷告室,力图尽全力满足各界代表们宗教方面的需求。

安保组、环境大气组、交通通讯组、能源电力组、餐饮服务组、卫生防疫医疗保健组等组委会其他各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为大会的顺利召开积极保驾护航。

在大会指挥中心,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电话铃声频频响起,需沟通协调的事宜接连不断。据大会组委会秘书处有关负责老师介绍,目前组委会秘书处共编发工作简报17期,收集整理参会代表、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数据2600余条,随时供大会人员调用。其中,对数据的分析是指导大会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每天的工作会议上信息组组长都会提供一份数据分析报告,其他各组则根据分析报告进行当天的工作安排。此外,对大会官方网站维护和更新,安排工作人员的餐饮和用车,发布通知等,也是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采访过程中,谈话屡次被现场工作打断。紧张,忙碌,高效,有序,是现场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相关链接:
“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一:齐心协力确保大会顺利召开
“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二:山大积极推进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筹备工作
“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三: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入驻山东大厦
“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之四:志愿服务助力大会顺利召开
“迎接史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五:首次彩排进行 大会氛围渐浓
2015山大日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志愿者 郭春迪
2015山大日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志愿者 刘晓雨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苏红燕 刘梦冬 徐超超 图/刘梦冬 张建新 杨彩娟 黄冲 赵德 孔楠 冼琬奇 刘思洁 刘晓雨 戴浴宇 责任编辑: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