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东大学暑期积极开展生源地迎新活动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5年08月13日

  [本站讯]8月11日,潍坊市安丘第一中学响起澎湃激昂的山东大学校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薪火传,学子要与前贤比肩……”从这一天开始,山东大学“相约山大携梦起航”生源地迎新实践团走进潍坊安丘、昌乐开展迎新活动。
  实践团由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织----新长城自强社、唐仲英爱心社、白杨社、真维斯爱心社、思源社社员和“新生成长计划”的骨干学员组成。在校园宣讲会上,团员们围绕“我的山大我的家”、“百家争鸣”、“缤纷小树林”、“助学政策伴我成长”四个主题,向潍坊市部分2015级山大新生介绍了学校的历史、现状、育人理念、学科门类、培养体系和资助政策,指导新生现场办理各项资助手续,帮助新生明确入校后的努力方向,增进了新生对山大的认同感,受到在场新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新生张玲说:“学长学姐的演讲很精彩,帮助我提前了解山大,我现在都迫不及待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了!我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学姐为我们详细介绍生源地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等资助的政策,现在就可以准备申请材料了,对于未来,我的担忧少了很多。”
  实践团走进经济困难新生家中,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新生情况,指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办理助学贷款,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与此同时,实践团还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需求进行了调研,为后续资助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新生张越的家长表示:“山大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身上的担子就轻多了,我和她妈也更有奔头儿了”;李洁同学也为大热天来访的学长学姐送上一首诗:“牵手助梦薪火传,百年山大桃李香;关怀耀人光与热,朝气蓬勃赴学堂!”
  据悉,8月11日起,迎新实践团的其他6个分队也会陆续出发,分赴郑州、石家庄、聊城、菏泽、莱芜、德州等地开展生源地迎新活动。新生报到期间,迎新实践团将全部加入“绿色通道服务队”,协助学生资助中心老师为经济困难新生办理绿色通道手续;开学后,迎新实践团队将变身“新生成长计划”运营团队,对家访的学弟学妹进行跟踪性帮扶,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生源地迎新是山东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为经济困难新生量身打造的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入学报到全程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连续开展4年。截至目前,已有210名山东大学受助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此项工作,累计指导、帮助3000余名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本期实践团成员徐富超是去年生源地迎新实践活动的受助者,他说:“去年2013级学长学姐到我家走访,给我提出了很多大学生活的建议,这让我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今年我也作为志愿者参加此活动,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像我一样来自困难家庭的学弟学妹受到帮助,心里真是难以言说的高兴。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在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山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校后将享受到哪些帮助呢?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构建了“济困、励学、厚德、强能”四维助学育人体系,助力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以2014-2015学年为例,山东大学累计发放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山大助学金、社会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金达7957.8万元,覆盖全校所有8633名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学校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勤工助学、“添翼工程”、爱心社团等助学育人平台,共有7058名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2617名同学参加“添翼工程”培训,帮助学生拓宽知识、提升技能,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指导近千名受到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加入了“唐仲英爱心社”、“白杨社”、“思源社”等5个爱心社团,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爱心活动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收获成长,体验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人生蝶变。

\


【供稿单位:学工部     作者:文/卢文超 辛莹 陈付波 图/徐福超 徐金辉    责任编辑:赵德 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