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史学汇·学术]《中国历史评论》在史学大会上广受赞誉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5年08月24日

  [本站讯]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山东大学出版的《中国历史评论》备受赞誉。8月23日,在参观文化展示长廊的过程中,国际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山东大学校长张荣等对《中国历史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
\

  在《中国历史评论》展示区,希耶塔拉对《中国历史评论》特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史》修订本表示了浓厚兴趣,并欣然题词。《中国历史评论》新的修订本中增加的《China Daily》包含了对希耶塔拉的采访,希耶塔拉对此感到十分高兴。随后,希耶塔拉与展示区的师生合影,并将自己的名片分发给展示区的每位志愿者。

\

    张海鹏对刚刚出版的《中国历史评论》第10辑(史学大会专辑)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中国历史评论》今后应以习近平主席对第22届史学大会的贺信为指导,更好地组织历史学家从对历史的研究和感悟中,为中国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提供“真知灼见”。

\

  张荣翻看了《中国历史评论》1-10辑和5种“《中国历史评论》特刊”,对《中国历史评论》在研究大会、宣传大会,尤其是“梳理大会与中国史学的百年渊源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老师和同学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强调,习近平主席对大会的贺信为山东大学的历史学科、《中国历史评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历史评论》应在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的过程中,借助国际史学大会的推动,努力发展为一个具有长久影响力的权威学术平台。

\

  本次大会上,《中国历史评论》及其特刊也受到众多外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会议间隙,前来了解和翻阅资料的历史学者络绎不绝,很多人还留下了美好的寄语和希望。
  《中国历史评论》是山东大学为筹备“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而创办的一份学术期刊,每年6期,截至“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召开时,已出版10期。 《中国历史评论》编委会主任为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生;主编为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王育济教授;执行主编由山东大学、山东省历史学会的相关专家学者轮流担任。《中国历史评论》除秉持一般的学术通则外,另有四个特色:第一,注重历史学在知识群体、政治精英、企业精英中的普遍影响力;第二,偏重发表“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学术话题”;第三,特设“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专栏,每期刊发与大会相关的文献、研究成果;第四,注重传承《史地学报》和《文史哲》初创时的精神,将办刊与学生的读书和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自创刊以来,《中国历史评论》便得到一大批学术名家的关注与支持,在海内外史学界更是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本次大会的《中国历史评论》展示区,悬挂的大幅海报分别以“国际化,怎样国际化?”、“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历史评论》与史学大会”以及“最年轻的学术声音”为大标题,展示了《中国历史评论》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王育济    责任编辑:莉荔 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