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史学汇·会议]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会举行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27日 09:34 点击次数:

\

  [本站讯]8月26日下午,莒文化与文明起源专题会议在山东举行。这是莒文化研究的首次国际性专题研讨会,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世界考古学大会主席克莱尔·史密斯,澳大利亚南澳洲历史局局长玛格丽特·安德森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 \ \

  罗伯特·弗兰克、克莱尔·史密斯和玛格丽特·安德森认真听取了各位学者的发言,对莒文化表达了浓厚的兴趣。罗伯特·弗兰克表示,莒文化对研究中国文化和政治认同感的建立过程具有深刻意义,此次会议也反映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宗旨——希望来自各个国家的历史学家、学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克莱尔·史密斯肯定了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并表示,来自广泛的地方、来自不同机构的学者可以开展密切合作。玛格丽特·安德森肯定了莒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建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通过现代媒介将研究成果宣传给更多的民众,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

\ \
\ \
\ \ \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负责人李伯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宫长为研究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研究馆员刘延常,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孙敬明,东夷古国研究会副会长苏兆庆等先后发言。
  李伯谦肯定了目前莒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表示对莒文化的研究责任重大,很多历史、发展线索尚未弄清楚,还需要很多努力。宋镇豪从莒文化的核心价值出发,呼吁对莒文化加强关注、适度投入,提出遗址遗迹文明遗物应该加强抢救性的保护与利用,并注重研究对当下的意义和所带来的机遇。王巍根据持续几十年对黄河下游、山东地区的考古研究,说明莒文化不局限于山东,而且与淮河、长江流域的文化有联系,影响广泛。宫长为从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阐述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重新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重新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三个主要观点。刘延常谈到,莒文化是夏商时期中国最繁荣文化的代表,对中华民族多元体如何形成、区域化文明研究具有很大价值。孙敬明的发言激情澎湃,饱含深情地讲解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青铜文化和礼乐文明。年逾八十仍然工作在文物一线的苏兆庆先生对莒县乃至鲁东南文化圈的遗址分布及数量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有关莒文化遗址及文物的保护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副校长、山东省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江林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家峰教授,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张富祥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万光侠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燕生东等专家学者,围绕莒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莒文化中陶文的功能性质,莒文化与传说,莒文化与龙山文化、太昊文化、商文化的对比、定位等主题,分别进行了阐述。会上,中共莒县县委副书记、莒县人民政府县长孟青致辞,对莒文化作了简单的概括介绍,回顾了莒文化灿烂而悠久的历史,表示莒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注重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联合开展了多次考察、研讨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主持会议。

\

  在本次专题会上,与会学者就莒文化研究的地位、遗址文物的保护等众多问题取得了共识,肯定了各方合作的成果,希望会后通过各种方式展开进一步研讨,并对将于12月份开展的莒文化研讨会作了展望。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王文灏 图/丁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