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5日晚,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国际合作交流招待会在南郊宾馆举行。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国巴黎一大、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荷兰莱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30多所知名高校的54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招待会上致辞。校党委副书记陈向阳、副校长陈子江参加招待会。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招待会上致辞
张荣代表山东大学对前来参加交流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历史学会创办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让全世界的历史学家有机会来到济南,了解中国,了解山东,了解山东大学。张荣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他谈到,山东大学素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并赢得了文史见长的美誉,《文史哲》杂志被称为“中国高校学报之王”;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成果斐然、实力雄厚,山大博物馆是国内高校唯一的二级博物馆,馆藏着很多山大师生亲手考古发掘的国宝级文物;山东大学地处孔孟故里、齐鲁故地,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重任,目前正在推进和开展的“儒家文明和协同创新中心”、“尼山论坛”、“汉籍合璧工程”、“国际汉学联盟”等重点合作平台的建设,欢迎中外学者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与山大的学者一起,充分交流,发现更多学术兴趣点,迸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取得更新的国际交流成果。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左),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秘书长方辉(右)分别发言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秘书长方辉分别在交流招待会上发言。山大学校办公室、国际事务部、人文社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山大历史文化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
张荣会见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左)和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家、汉学家彭慕然(Kenneth Pomerranz))教授(右)
会前,张荣会见了李中清教授和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家、汉学家彭慕然(Kenneth Pomerranz))教授。在与李中清教授会谈中时,张荣对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在山东大学“中国学”全英文硕士课程项目建设上所给予的大力帮助表示感谢,他希望未来借助香港科技大学的平台和网络,让山东大学“中国学”项目从一个高起点的国际平台上获得快速发展。李中清教授充分肯定了山东大学中国学项目中所做的努力,对山东大学师资和学生的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与山东大学已有的良好合作使他深受鼓舞,希望在其正在规划建设的涉及中国人文历史等内容的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项目中与山东大学确定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一个基于实际的国际网络和虚拟的互联网络之上的全新课程体系和标准。张荣表示,山东大学愿意与李中清教授的团队一起迎接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挑战,为山东大学的课程改革注入活力和动力。在会见彭慕然教授时,张荣对彭慕然教授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彭慕然教授作为山大的校友,继续关心和支持山东大学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与山东大学进行合作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术发展。彭慕然教授深情回忆了与山东大学的不解之缘,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晚清济南的历史研究,并欣然接受了来山东大学工作研究的邀请。
招待会结束后,海外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由济南市旅游局主办的夜游活动,共同乘船游览了大明湖景区和护城河,充分了解和体味了具有浓郁泉城特色的泉水文化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