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4日-28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六场卫星会议分别在济南市(章丘)、聊城市、青岛市、泰安市、济宁市、淄博市举行。会议分别以“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青岛的城市化与国际化”、“国际视野下的泰山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蹴鞠与齐文化”为主题,共有来自海内外的360多位历史学界专家学者在会上展开了深入学术研讨。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向阳,副校长张永兵、刘建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炎分别出席各卫星会议并致辞。
在8月24日举行的章丘卫星会议上,与会学者从世界早期文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龙山文化及中华文明起源。会上以“龙山文化居民的植物利用—来自丁公城址的证据”、“龙山玉器和龙山时代”等为题进行学术研讨,并探讨了城子崖城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岳石文化与夏商文化,聚落考古与社会复杂化研究,龙山文化的发现、研究与价值评估,龙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
在同日举行的聊城卫星会议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运河文化和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主题,就遗产保护与数码技术应用、中国运河与国家命运、运河文化学研究、大运河研究的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还就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保护运河文化遗产、促进运河文化开发利用等问题提出了观点和思路。
在8月24日-25日举行的青岛卫星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从渔耕村落到国际知名城市:青岛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及其影响”、“青岛制造之路:工业化在青岛城市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商贸立市:青岛的经济腹地与海外市场”、“记忆中的海洋:青岛与中国海洋事业的兴起”、“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国内外青岛历史研究学者和档案工作者以国际视野,交流了青岛城市历史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8月25日举行的泰安卫星会议上,中外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国际视野下的泰山文化”主题进行了发言,并就山岳文化与区域社会、泰山文献研究、泰山宗教信仰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为促进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8月27日举行的济宁卫星会议上,来自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等国家、地区的6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儒家思想与世界文明、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近代儒学形态、儒家观念解读、儒家典籍与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展示研究成果,交流互鉴、传承创新。
在8月28日举行的淄博卫星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王权的诞生”、“从蹴鞠到现代足球”、“世界不同地域足球的演变与发展”、“齐长城始筑年代及相关问题的再考察”、“蹴鞠与足球产业发展”等议题分别作主题报告,并对“蹴鞠与足球文化”、“齐文化考古新进展”、“齐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专题进行了研讨。
各场卫星会议都得到了会议举办地的高度重视,海内外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激荡思想、交融智慧,就各项主题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的观点和思路,会上达成了诸多共识,促进了交流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供稿单位:章丘市 聊城市 青岛市 泰安市 济宁市 基建部 宣传部 新闻 作者:朱恒彬 李凯 赵宏磊 高崇 杨来青 孙保锋 朱新宇 郝明雷 李长峰 责任编辑: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