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法学院举行学术报告周活动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4年06月07日

[本站讯]为活跃学术氛围,提升师生的学术水平,从5月30日—6月4日,法学院举行学术报告周活动。一些法学界名师名家被邀相继访问我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5月30日晚,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崔建远教授作了“物权救济模式选择”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我国目前物权救济的三种模式,并从立法论的角度对他所支持的物权请求权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5月31日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博士生导师郝铁川教授作“中西法律思维的根本差异”报告,他从历史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法律思想上的不同。

6月1日下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徐显明教授作“关于《宪法修正案》”的报告,他认为,概括性人权条款入宪,修正了以前的人权主体观,肯定了当今世界所奉行的以人的普遍性为基础的人权观;修正了以前封闭的人权体系,使之向着开放的人权体系发展;修正了以前的国家观,肯定了尊重保护人权是国家的基本义务;修正了以前的司法理念,修宪后权利推定是司法者的义务。

6月1日晚,西北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葛洪义教授作了“法律的正当性与强制性”的报告,他谈到对法律的正当性和强制性的界定问题,正当性和强制性的关系问题,以及正当性和强制性关系在当今面临的新挑战。

6月2日晚,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博士生导师林喆教授作了“公共利益与人权保障——从强制拆迁说起”的报告,她从4月1日震动全国的黄振沄反抗强制拆迁事件说起,谈到公民的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政府应该怎么做。

教授们从各自研究方向出发,立足于理论前沿,旁征博引,论证严谨,深入浅出,语言风趣,使师生们又一次充分领略到这些名师名家的风采;主持报告会的法学院教授点评精彩,一语中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台下的学生则求知若渴,反应灵敏,提问敏锐,展现了法学院学生良好的理论素质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每一场报告台上台下都形成了热烈互动的场面。]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刘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