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6日上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张玉臻教授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无公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 “高产植酸酶工程菌的构建”项目技术鉴定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主持,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两项成果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无公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是将产植酸酶及其它酶的丝状真菌和具微生态效应的芽孢杆菌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液固态发酵技术工艺,研制开发出新型无公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复合型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产品富含有益微生物,保存两年的固态发酵产品活菌数仍达1.6-4.9*108CFU/g 。体外实验表明,该制剂在较高的温度和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相当高的酶活,与动物体内微环境相吻合。对家禽的试喂结果表明,可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维持剂量的抗菌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高产植酸酶工程菌的构建本项研究通过PCR扩增得到青霉Qm517的植酸酶基因phyA,进行全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结构基因由1506个核苷酸碱基组成,编码467个氨基酸。将克隆到的植酸酶序列连接到穿梭载体pPIC9,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得到工程菌,经诱导后植酸酶能高效分泌,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继而该工程菌的诱导产酶时间、甲醇诱导浓度、培养温度、溶氧条件等进行了优化,酶活达到12800U/ m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050倍;并对粗酶液的最适酶反应温度、pH、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测定,发现与原始青霉所产植酸酶性质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供稿单位:科技处成果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