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5—2016学年寒假,山大学子开展了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从具体问题入手,紧跟时代热点,关注社会经济和民生百态,内容选题广泛,涉及“发展理念变革”、“互联网+”、“地方风俗与文物保护”、“低碳环保与雾霾调查”、“医患关系处理”以及与民生相关的“二孩政策”、“居民幸福感”等社会焦点问题。
聚焦“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并实现未来五年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当求医问药、买菜吃饭都能由互联网轻松解决,生活会不会随之变得简单许多?同样的,这种趋势又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众多创业公司寻找着不同的市场,挖掘着属于互联网+的无限可能。控制学院“互联网+”团队、“e+医”团队、“I平方”团队等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企业和机构,通过发放问卷、实地采访、查阅资料进行对比等形式,考察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变化。“互联网+”团队走访了招远、聊城、青州等近十个市县,对三线城市的状况做了充分调研,随后形成的社会实践报告也将提交给主管部门,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借鉴。“I平方”团队在调查问卷制作过程中,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搜集了大量与互联网+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背景资料。为更全面地收集作答动机、建议评价等信息,团队成员选择问卷是以封闭式题目为主,另佐以若干开放式题目。在编写问题的过程中,时刻注意用字简明、不混淆概念、避免主观及情绪化字眼、选项界定清楚明白、不用假设或猜测性语句、避免冗长。电子问卷的形式,也正与“互联网+”的主题相契合。
追寻乡俗风韵,遍览民间百态。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进社科理论研究创新、历史文化展示和乡村记忆工程。”信息学院“微观流年”团队选择了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作为民俗考察和观念宣讲的实践基地,围绕“关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创意调研宣传年俗文化”这一主题,团队成员共同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涉及除夕守岁、过小年祀灶及贴春联年画等典型年俗,队员结合调查问卷与随机采访形式,了解了当地年俗保留现状。材料学院“古香古韵”团队、环境学院“砰燃行动”团队等,也根据当地背景,结合专业实际,对“文物保护”“烟花爆竹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做了相关调研,收获颇丰。
行为知之始,实践出真知。针对目前广受关注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以及医患关系处理等热点问题,山大学子还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实践活动,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控制学院“控制曙光”队伍,从专业角度出发,调研社会生活中的控制系统,他们通过在济南发放问卷了解人们对生活智能的了解与需求,设计智能的控制系统。即通过物联网和自动化设计实用的系统,检测人的状态进而控制家电的状态。医学院“BD—docter”团队、经济学院“秤挑天下”、信息学院“寻光”团队等,也在本专业的涉及范围内,针对医患关系、信贷风险、光纤与3D打印等命题进行调研实践。
此外,材料学院的实践团队还组织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小组、“我心向阳”团队调研城管执法现状,计算机学院的团队调研二胎政策和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环境、材料、机械等学院的多个团队针对雾霾和环保现状进行目的明确的调研,高度关注社会热点。求真路漫漫,实践促成长。临近开学,很多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把选择交给社会实践的这个寒假,也成为了所有团队成员宝贵的记忆和经历。这些主题都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这种选择倾向,正体现出山大学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社会热点的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