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历史文化学院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4年11月18日

[本站讯]11月11日上午第二节,公教楼112教室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一百多名上课的学生站的站、坐的坐,分成十来组分布在各个角落,同学们争相上台发言,甚至发生撞车现象。有的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有的一问一答,有的充满感情的朗读妈妈发来的短信,而授课老师则站在讲台一侧作记录。原来是历史文化学院2004级的同学在上思品课,授课主题是“大学四年学涯规划”,授课教师是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董雪梅老师。
    历史文化学院的思想品德课一直都是由本学院老师上,他们把思想品德课作为与学生加强了解、沟通,正确把握思想脉搏,正面引导学生成才报国的有利时机。两课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本院老师授课有助于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实现综合互动的育人模式。
    “综合互动的育人模式”是学院1998年改革本科教学时提出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德育和智育的互动”、“课内和课外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等,形成综合互动的良性育人环境。
    几年来,学院以《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为试点,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综合互动”的探索。针对中国古代史是一般文科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领域的情况,一方面在教材的使用和讲述上,要注重留有“教学空间”,给学生较多的思考和分析的余地。另一方面,要在贯通古今的思路上,选取中国历史上的若干难点、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有深度的专题讲授,形成一个点面结合,既线索清晰而又重点突出的讲述体系,使学生从这门已经较为熟识的课程中得到新的收获和提高,使其历史人文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专题教授的部分题目可由学生提出。所提题目均附有论证,每学期汇集为一册,保留积累。这一制度可部分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落到实处。另外,也可部分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消极低迷的学习状态;
    另外,还注重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实现德育和智育的互动、课内和课外的互动。在教学方面,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的综合优势—既是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又是一个反映凝结着一定民族理想和情感的价值体系,使这种综合优势变为“教书”和“育人”,“传道”和“授业”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在本科生中实行“举荐分制度”,即在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中,由任课教师在每门课程结束之日(考试之前)填报优秀学生推荐表(按修课人数的5%推荐)。这种推荐重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潜力。被举荐者为该课程学习中的优秀学生,该课程的学分可再加15分。此举意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鼓励任课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更多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善作伯乐。
    历史文化学院的整个学生工作都在围绕着“综合互动的育人模式”进行。在学生管理方面,树立和强化本科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意识;不断深化建设良好院风、班风的讨论;办好学生刊物,加强学生刊物与本科教学的关系,努力营造出一个课内课外互联互动的育人环境。文科学院的学生更易结合专业学习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生活动。院刊《长风》一直是同学们求知练笔的园地,在校级刊物评比中《长风》多年一直是十佳刊物。“‘子曰’艺术团”是学生自发成立的文艺团体,一直活跃在校院舞台上。围绕着“综合互动的育人模式”,学院将对2004级之后的学生进行成才过程的跟踪调查,积累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调查资料为学生工作和本科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目前工作的突破点,是要通过“校内校外互动”促成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据粗略统计,我院近20余年的毕业生中,各界成功人士的比例非常之高。总结宣传他们的事迹对做好校内学生的工作有积极意义。学生会今后应成为汇集校友信息,联络校友资源,凝聚所有校友的平台。以开放性的意识办好《长风》,在毕业校友中设立“《长风》校友基金”,使《长风》成为校内校外互动的中介。同时将《长风》、“长风论坛”、“长风沙龙”打造成校内外学生(校友)共同经营的学生学术活动的品牌。]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崔延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