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我校艺术学院已经拥有了四届艺术才俊,随着艺术专业学生的加入,为我们美丽的校园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校园文化氛围更浓郁。一方面,艺术学院学生因其给山大园带来新的快乐而备受全校师生瞩目与欢迎。另一方面,由于艺术专业学生与其他院系学生相比,基于其专业特点和弘扬个性的特殊性,也给我们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认识把握他们的心理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根据专业特点,艺术学院领导老师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寓教于艺”,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而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寓德育于艺术,针对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可以通过举办多种文艺活动等形式来加以引导,让学生扬长避短,使各方面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言而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具有独特创造性人才的艺术院校来说,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更显重要。而组织多种文艺活动既是教学实践内容,又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式,一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潜能的方式。
首先,我们开创了“周末音乐会”这一演出形式,在每周五晚上,我们都开展一场音乐会,地点就在学院楼前广场,形式活泼,并结合季节特点,拟定不同主题。比如“春天漫步”、“金秋漫步”等。周末音乐会已经举行了一年多了,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周末系列音乐会除了艺术学院的学生参加之外,我们还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歌曲、器乐、舞蹈等节目,给全校爱好文艺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形象的舞台,让全体同学在演出中受到教育,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为了使各校区的同学都能定期欣赏到演出,我们还举办了“校园巡演”活动。在2004年,由我院主办的“春之声”校园巡演共在西区、南区和软件学院举办了三场,并分别得到了护理学院、能动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大力支持。每次演出,演员都使出浑身解数,每一个节目都显示出同学们的精湛技艺,引来各校区的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样高水平的演出很久没有欣赏到了,一个学期中能再有几次就好了。通过演出,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的专业得到了学习和提高,还让学生在演出中受到教育。
第三,我们又按照学校统一安排,为南外环新区送文化,开展了艺术学院“艺术上山、朱雀演绎” 南新区艺术月系列活动。艺术月系列活动以校园文化互动的形式力促新区校园艺术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元旦以前,将有一系列的文化艺术大餐呈现给新区新同学。每周至少有一场特色鲜明,强调参与性、普及性的艺术展示,包括钢琴独奏、协奏,声乐,小乐器专场,综艺演出,微山湖风物写生画展等活动,带着同学们更美好更充实的校园生活。
最后,我们还在每年的假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方面,与其他兄弟院系相比,我院有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我们的学生都是艺术生,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极其符合团中央提出来的“文艺下乡”的主题和要求。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在“文艺下乡”这一方面下功夫,每年都有针对性的组织了几支文艺小分队。我们曾去过一个特殊的地方——山东省微湖监狱。我们认为,当前的大学生多的是创新思想,多的是个性张扬,而恰恰淡薄的是法律法制意识,缺少的是组织纪律观念,通过让他们了解犯人的失足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可以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再老是生活在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牢骚中,使他们真正能够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样,对我们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路子。针对这次活动,我们给监狱带去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三千多名观众均被同学的精彩表演所折服,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现场秩序井然而不失热烈。许多观众都表示希望我们经常去演出,让高校高雅艺术走进大墙。
我们还在今年去沂蒙老区莒南县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为紧扣本次实践活动“三下乡”的主题,我们组织了一场“手挽手,心连心”演出和书画笔会。演出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场地上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甚至还有从邻村赶来观看演出的村民。场地周围的平房房顶上,也被村民所挤占。演出队的同学们被当地村民的热情感动,心情非常激动,演出时更为投入认真。本次演出获得了当地农民的好评,也得到了莒南县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得到提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受到教育,既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又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寓教于艺”的效果,也使艺术学院的思想教育工作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供稿单位:艺术学院 作者:李海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