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4日和3月16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落下帷幕。两会召开期间,山东大学青年学子保持着密切关注,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同学们就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民生社会保障与教育改革发展等热点问题积极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关于两会关注度的调查中,同学们普遍表示,青年学子理应关注两会,这能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国情、关注未来,同时能够调整自身思路、适应形势发展;不仅应关注会议本身,更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时局民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引领青年态度——关注国计民生,树立发展自信
2015年已经过去,五年深耕,回首“十二五”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成就,让身在校园的青年学子感到振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闻一多班团支书刘若凡同学说:“总理的报告对过去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取得的突出成就作了全面总结,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众福利,各项举措成效显著。”
在“十三五”的新阶段,同学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国家发展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政府情系民生、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对民生的强调和经济的转型发展是青年学子关注的重点。来自环境学院2014级的学生罗婷婷谈到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政策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经济转型与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并将此作为工作重点,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这既是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大事,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潜力很大,理念的创新和改革力度的加大是挖掘这些潜力的关键。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表达青年观点——强调教育事业,关注切身利益
过去的五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强调、全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探索,关系着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每个青年学子的心。即将毕业的 “蒲公英”支教团成员陈世瑛同学表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青年不仅享受着国家带来的教育福利和便利,更应该强化服务和回报意识,积极投身到教育建设中去,尽自己一份努力。
今年两会中,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引发热议。政协委员们提出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议题,如明确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定位,升级产业结构鼓励大学生协同创业等。对于青年学子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给予了极高的关怀和关注。山东大学学生职业发展联盟成员付婕同学说:“两会离我们从不遥远,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到具体措施规定的落实,都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下进行了自主创业,从辛苦求职换成了为别人提供岗位。这种新的趋势,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
凝聚青年力量——贯彻两会精神,强化自身建设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青年学子紧跟国家发展思路、适应社会形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这种学习不仅要求精神层面的深入,更在于行动方面的落实,是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抱负、思想水平、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关于两会中总理对青年学子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降低期望值,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强化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把学习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学生记者赵雅茹在采访了大家对于两会的讨论后有感而发:“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兴旺的未来愿景。青年学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一切,就从提高学习成绩,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做起,为将来参与国家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