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新学期首场小树林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2月25日

[本站讯]正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2月24日下午,新学期首场小树林文化论坛在东区新校综合服务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本次小树林文化论坛由团委主办,管理学院承办,讨论的话题是“服务社区,你准备好了吗?”
    论坛由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刘奇耀同学主持。邀请的六位学生嘉宾分别是管理学院02级王厚江、外语学院01级英语专业毕鑫鑫、法学院02级王国柱,医学院02级王林、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02级张阳、苏存军。校团委书记曲明军、副书记王君松、周庆华、傅艺娜以及来自甸柳社区第一居委会主任陈叶翠、团委书记刘绍霞出席了论坛。
    王厚江和他的同学们常年在荣军医院从事志愿服务,他们说:“爱和关怀体现在日常每一个细节的悉心关照中,体现在一件件小事的任劳任怨中。”在荣军医院里,曾经有一位老人无意中提到济南的自来水比不上记忆中的清泉甘甜。为此,两位同学每天从黑虎泉提来清凉的泉水,让老人解渴。王厚江和他的同学们为老人们的暮年生活带来了温馨和幸福,而老人们的爱的又回馈在他们身上,给他们带来了无以表达的感动。他满含深情地说,“最难忘的是每次与老人分手,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颤巍巍的脚步总是一送再送”。他说:“在社区服务中,我和我的同学们分享最多的是源于人类心灵中最真实最朴素的感动。”
    王国柱同学回忆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这位老人退休后产生了学习法律的强烈愿望,老人找到了当时法学院的院长徐显明教授,从此成为了法学院一名坐着轮椅来上课的特殊的学生。在他就读于法学院的六年多的时间里,他得到了来自法学院和文学院很多同学的照顾,不仅是学习上的,更多的是生活上的,而照顾这位老人也成了每级同学们的传统,老人的家离学校很远很远,但王国柱和他的同学们数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王国柱同学深情地回忆说:“老人在去年的腊月去世了,但他的人生最后几年一定是幸福的,虽然他有残疾,有辛劳,但他的生活态度是那样积极,更因为有很多很多原本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给了他无私的关爱。”
    毕鑫鑫和她的同学们发挥本专业优势在济南的小区中专门为老人设立了英语角。这些老人最年轻的有六十多岁,而最大的已近九十高龄,老人的英语基础基本是空白,但学习劲头很大,老人们都很好学,同学们也在教课中得到了快乐。毕鑫鑫说:“帮助任何人都是一种快乐,为社会公益活动服务,是我们力所能及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的社会义务。”
    如果说上述三位同学直接服务于服务对象,那么王林和张阳发挥他们专业的优势,与社区居委会发生了更多的联系,在为居委会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服务了社区,也使自己得到了成长。张阳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说:“在刚到民政局时,手足无措,但即使每天闭紧嘴巴,睁大眼睛,同样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王林和他的同学们在SARS肆虐的时候,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书,请教老师,整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从防疫站拿来宣传单,为社区的工作人员义务讲解。在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中,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说:“我们生活在泉城,已经索取了很多,饮水思源,要积极地回报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住在济南,关爱济南。”苏存军同学还把志愿者活动当作了一个课题来研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随后甸柳社区陈主任应邀发言,她介绍了社区工作的基本状况,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鼓励同学们走到社区中来,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高鉴国教授对同学们作了精彩的点评,并且介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学生服务社区情况,鼓励大家在服务社区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后,王君松在讲话中谈到,“本期论坛是山大为贯彻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进步的办学理念所开展的学生服务社区活动的一个序曲,学校将在近期推出具体的活动计划和安排,届时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并在参与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锻炼自己的能力,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责任。”  |  |   
]

【供稿单位:团委     作者:马毓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