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我校第十期“恰同学少年”圆满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3月10日

[本站讯] 3月9日下午2点,山东大学新校科学会堂内掌声阵阵,笑语不断,由山东大学与山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 “恰同学少年”---中国杰出青年论坛第十期在这里隆重举行。适逢欢庆“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三位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成绩的女性专家。她们分别是山东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樊丽明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龚瑶琴教授,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农学博士董雅娟教授。校长展涛、校团委书记曲明军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三位嘉宾分别结合各自成长、发展的非凡经历,畅谈青春理想,共话巾帼人生,向山大学子展示了作为成功女性各具魅力的不同侧面。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女性专家,她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通过与现场同学的真情互动,她们以不同的个性与魅力、各自颇具风采的谈吐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幽默篇
    作为在遗传病因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专家,龚瑶琴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学习和研究,在美学习期间,她的聪慧、博学和高超娴熟的实验动手能力征服了她的美国导师。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她说:“我的机遇可以打九分,周围人的支持打八九分,而我的大脑打五分。”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人,由此她告诫青年学生们“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当有同学问到她的研究成果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时,她笑着回答说:“我只能回答你——很远、很远、很远……所以我还要更加努力,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努力。”她用一句话总结自己“我尽力了,却不满足于现在”。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她更是妙语连珠,引发阵阵掌声。提及她用八年时间研究成功的一个有影响的课题时,主持人问:“枯燥吗?”,“还好”。“有意思吗?”,“对我来说有意思,对患者来说有意义。”幽默中见境界的话语又得到阵阵掌声。
    
    开朗篇
    也许外向的人是容易让人接受的。来自莱阳农学院的董雅娟教授显得非常年轻,她时尚活泼、率真开朗的个性也使她很快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好感。
     作为曾成功地克隆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专家,她在台上兴奋得与观众讲起克隆牛出生后,她和丈夫被称为牛妈、牛爸的故事。在主持人的要求下,她向观众模仿了在国外与同事打招呼时用的个性动作。她用她的开朗给观众带来了阵阵笑声。
     对于如此开朗的她,主持人好奇地问:“你曾哭过没有?”“哭过,实验中功败垂成时,我也曾经流过眼泪。但哭过之后,我会重新思考,继续努力。”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她的心愿。她说:“获奖只是一瞬间的事,如果我没有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没有给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我的奖就没有意义。”所以她在做研究的同时还要深入农村与农民交流。有一次一位农民非常不解地问她:“你有好的洋楼住,有好的车开,为什么还要到农村受这种苦呢?”她回答:“这是我的精神追求。”
    
     平实篇
     对于自己的诸多头衔,在宏观经济、财政税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樊丽明副校长说:“我最喜欢的是‘老师’这个称呼。因为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我最憧憬的境界便是我所做的工作是我最喜欢的。”
     生于大跃进,成长于文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她有着丰富的经历。读大学前她插队做过知青、在蔬菜公司当过售货员,当过小学教师,恢复高考后,上大学本科、读研究生……三十年后回忆起她以及她的同代人所遇到的挫折时,她说:“那段生活留给我的首先是‘坚韧’,从那以后我不知道什么叫艰苦。其次便是‘独立’。”
     谈起她的梦想,她笑着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梦想的翅膀还未丰满便被折断了。而高考的恢复燃起了我对梦想的追求。许多年之后我回忆时发现它是我的转折点。”
     樊校长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她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我最容不得马虎”她说,“效率和公平对学习和管理都很重要,要踏踏实实做事情。”她认为现在大学生优点是思想开放、基础扎实,但是毅力的不足和对社会经验的缺乏是他们的缺点,希望在座的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再完善一下。
     提起她的女儿,她一脸的欣慰。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已经被斯坦福大学提前录取。当被问及她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时她说:“我现在每天都会与女儿沟通,我和先生都是她的朋友,把握住这一点就足够了。”她又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所以我给女儿取名小凡。”
    论坛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各位嘉宾的回答妙趣横生,下午的科学会堂给人留下温馨的记忆!  |  |  | 
 |  |   
]

【供稿单位:团 委     作者:范开云 谭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