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6日下午,学校在邵馆报告厅召开2005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落实研究生院05年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总体工作部署。全校各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书记、工作秘书及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王琪珑、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娄红祥、研究生院副院长谭好哲、姜玮、张文玺、党委研工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桑晓旻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姜玮教授主持。
娄红祥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2005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思路与工作任务》的报告。通过对合校以来我校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科学总结和客观分析,学校确定今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强化过程管理,推进教育创新;提高评价标准,严格评审程序。
关于2005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娄红祥从以下方面予以阐述:第一,研究生招生工作,重点在于提高优秀生源率。第二,学位授予与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评价标准。第三,研究生培养,工作重点在于强化过程管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质量保障和制约机制。第四,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思路是: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积极发展。第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他强调,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让研究生满意,让社会满意,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谭好哲教授针对今年的第十次学位点申报这一重点工作以及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和说明。随后,研究生院各部门负责人就我校研究生招生、培养、在职教育等方面工作做了专题报告。
王琪珑在讲话中说,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我校研究生教育经过合校四年多的超常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学校提出的“三个提升”的发展思路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就是提高质量。令人欣喜的是,研究生院正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他强调,各学院要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要培养造就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研究生,造就出未来的大学者,造就出更多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的研究生。他指出,学校非常关心三支队伍。一是导师队伍,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各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杰出人才。二是研究生管理队伍。各学院要重视配备高素质的精干力量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他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要做到:“敬业、务实、协作、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适应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任务的要求。三是学生,要积极拓展优秀生源,努力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他希望通过全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实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整整一下午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一系列工作任务的部署安排,内容丰富,目标明确,任务繁重,务实高效,使与会的各单位研究生管理人员感到责任重大,收获颇丰。
今年,随着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不断规范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全面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推出。仅在这次会议上出台的学校文件就有:《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办法》、《山东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山东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山东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办法》(试行)、《关于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的规定》,以及部分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其它一些管理规定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于近期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