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2005年两会取得圆满成功。11天来,两会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审议、通过了各项工作报告、预案、法律、决议等,充分履行了代表的职责。我校师生则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密切关注两会,热评两会。大会闭幕当天下午,我们走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今年的两会,他们感慨良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桂珍说到,“今年‘两会’的重点在于‘数字化’,如对农民承诺的‘数字化’。这届政府的目标也更加实惠,政府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办实事,这也与学校从学生利益出发的目的不谋而合,老师要通过落实两会精神,从专业学习出发,团结最广大的学生,照顾到全体同学的利益。今年是我院‘班级建设加强年’,各个班级都配备了办主任助理,就是为了能摸清同学的心理,使人员配备到位,加强队伍建设,从老师、学生、学生干部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该院2003级学生辅导员方老师这样说到,“两会的召开,使同学们更自觉的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的意识。其实关心国家大事也就是关心同学们自身的利益,广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学校有利条件,使关心时事成为一种习惯,新闻学专业学生更应如此。此外,本次两会上提出的观点、建议也更加开放,更贴近人民的利益。”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位教师这样说到:“胡锦涛总书记在13日上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他从2002年11月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开始的领导人过渡的最后一步,象征着向年轻一代共产党领导人的权力移交已经完成,是众望所归。我们期望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全军正确认识形势,坚决履行新世纪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加强军队建设与改革,努力开创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学生工作部一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周老师这样说:“就自己对今年两会的总体感觉而言,用‘朴实’与‘真诚’形容最为恰当。作为现代政府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的那种责任,小到‘民生’问题,‘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大到关系中国崛起的宏观问题,中国的人口、能源、台海问题,‘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治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但这届政府如此务实,如此负责任的态度使我们每个人对国家的发展都充满信心。”
外国语学院一位学生因没看到总理记者招待会现场直播,颇为遗憾,他说:“由于上课的原因,没有能够收看3月14日上午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直播,未能一睹总理的风采。浏览网上关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印象最深刻是总理提到‘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网民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作为总理,在百忙之中浏览网页,听取民众呼声,此举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中国,他不愧为中国的‘平民总理’。”
管理学院一位学生对《反分裂国家法》的高票通过深有感触,他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中国向民主化、法制化国家迈进的又一个重要步伐,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此法的制定也是对分裂势力的警告,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决心——绝不允许台湾脱离祖国大家庭。我们坚决拥护,坚决支持,为该法的高票通过热烈欢呼。”
今年的两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取得丰硕成果的会议,是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会议。我校师生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有序地开展两会精神学习,并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学习、工作中去,为实现我校“提升学术竞争力、提升社会影响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三个提升”目标,早日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