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东大学密码学研究再结硕果:王小云教授又破解SHA-1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3月15日

[本站讯]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带领的密码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研究计划的资金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先后破译了包含MD5与SHA-1在内的系列Hash函数算法。
    2月15日,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信息安全RSA研讨会上,国际著名密码学专家Adi Shamir宣布,他收到了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王小云、尹依群、于红波等三人的论文,本论文描述了如何使得两个不同的文件产生相同的SHA-1散列值,而计算复杂度比以前的方法更低。这是继2004年8月王小云教授破译MD5之后,国际密码学领域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
    Shamir 说:“我相信这将会引起轩然大波,设计新的Hash函数算法显得尤其重要,现在不需要特别担心或改变现有系统和程序的设计,然而,SHA-1被攻破减少了我们对数字签名体系的安全感。”
    目前,关于SHA-1被破的消息又一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加,NIST再次发表评论,甚至于国际最高学术刊物Science也作了专门的报道。相信随着分析技术的明朗化,国际密码学家以及信息安全专家将会进一步意识到SHA-1的破译而带来的潜在危机。
    在SHA-1的破译工作中,王小云教授利用MD5的破译技术,成功解决了SHA-1差分分析中的一种不可能差分,这是SHA类算法(SHA-1, SHA-0)一个的分析技术难点与瓶颈,并解决了难以确定的满足碰撞路线的明文条件以及明文修改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最终导致了SHA-1全算法的破译,并大大提高了SHA-0的碰撞概率。王小云教授提出的“比特追踪法”,对于破译HASH函数具有重要作用,在MD5等一系列算法破译后,再度对SHA-1的破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方法为密码分析技术开辟一条新思路,使得我国在HASH函数的研究领域走在了国际前列。这无不证明她学术水平在国际HASH函数研究领域所处的显赫地位,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国际地位。]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